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兰溪勾蓝瑶“洗泥节”中踏鼓舞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09:00
【摘要】:江永勾蓝瑶寨踏鼓舞,是当地瑶民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举办的“洗泥节”中所跳的舞蹈。在“洗泥节”中,踏鼓舞的表演由长鼓舞者、短鼓舞者、芦笙舞者及踏鼓舞号子组成。它是由长鼓舞在勾蓝瑶当地衍生发展而来,是长鼓舞的一类。踏鼓舞表达的是勾蓝瑶瑶民们祈求神灵的庇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描述的是勾蓝瑶人劳动时的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踏鼓舞是勾蓝瑶寨文化的一块瑰宝,是勾蓝瑶寨文化的积淀,它既具有瑶族长鼓舞的特色又具有其鲜明的特征。并且,它集歌舞为一体,并与祭祀、娱乐相融合,是勾蓝瑶寨民间文化的集中体现。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再以田野调查、互联网以及图书馆等渠搜集到的资料,对踏鼓舞的源流、文化内涵、艺术形态及其艺术特征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在踏鼓舞的传承方面,笔者就当下特定的环境及社会情况,对踏鼓舞的传承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对踏鼓舞的传承得出了一些思考。本文通过绪论和三个章节对踏鼓舞进行阐述,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踏鼓舞的是勾蓝瑶寨瑶民在传承长鼓舞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它是长鼓舞衍生发展的产物,是长鼓舞的一个种类。第二,踏鼓舞的动作元素多来自于长鼓舞,以及勾蓝瑶瑶民的劳动与生活中,具有多元的文化内涵。同时,踏鼓舞的动作有自身独特之处,又兼具长鼓舞的特点。第三,“踏鼓舞号子”的调性为“A羽”,是运用了我国传统的民族五声调式,曲式结构为并列的单二部曲式。第四,通过对勾蓝瑶寨踏鼓舞的传承现状调查研究,分析踏鼓舞“后继无人”的困境的原因以及对策。原因主要是政府部门的忽视、传承人的困境、当地对踏鼓舞的认同感低,针对以上原因将对策主要分为政府和当地两方面进行阐述。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722.2
【图文】:

舞蹈动作,芦笙舞


图2-1踏鼓舞逡逑(一)部分舞蹈动作整理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佑玲;;应对中国人口较少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危机的对策研究报告[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2 张立夫;;编导视野中的传统舞蹈概念[J];舞蹈;2015年12期

3 胡惠林;;文化产业理性发展的尺度——构建具有路标导向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标体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4 范乔莘;;悠然“归隐”,自有妙方——江永勾蓝瑶保护[J];中华建设;2014年06期

5 DENG Hua;;The Educational Process of Yao Nationality[J];海外英语;2014年05期

6 陈幼君;;古村落民俗风情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保护——以江永兰溪勾蓝瑶古村民俗为例[J];民族论坛;2012年16期

7 刘远林;董英豪;;贵州苗族芦笙舞的表演形态及其文化价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蒙妍;;富川瑶族“芦笙长鼓舞”的文化探究[J];前沿;2010年12期

9 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朴永光;;传统舞蹈保护中的价值判断[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彭蔚;江华瑶族长鼓舞少儿普及教材的整理[D];北京舞蹈学院;2016年

2 范泽容;湖南江华地区瑶族长鼓舞的田野调查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白雪静;“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中的舞蹈形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30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730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1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