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祭祀到生活:族群仪式性民族民间舞的体育人类学解读—反排村“反排木鼓舞”的田野调查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722.2-4
【图文】:
图 1 反排村的地理位置反排地区是典型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据资料显示反排村这里的年平均氏度到 15 摄氏度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米--1440 毫米,降雨量充沛,年均日照率为 34%--37%。反排村平均海拔在
图 2 反排苗族的服饰首先是染布时用的颜料,这种颜料是天然的植物枝干用水浸泡出来的,加上与猪,在染布的时候选择晴天,在烈日下晒干,就呈现出油亮的光泽;据苗族古歌《运歌》记载:“……姑娘穿的衣,蓝靛染成的,……清水染成的,衣衫亮晶晶,穿起。”古歌里所说的蓝靛就是植物染料。衣服穿黑色,也是方便人们在迁徙行走过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晨;王斌;;从工具到传统:红水河流域“演武活动”的历史人类学考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年10期
2 张文波;;苗族“反排木鼓舞”文化解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9期
3 张忠杰;;体育人类学视角下的苗族传统武术文化传承机制与发展创新模式——基于贵州苗族的体育人类学调查[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唐新宇;赵波;;社会变迁背景下反排苗族木鼓舞发展对策[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杨海晨;王斌;胡小明;沈柳红;赵芳;;想象的共同体:跨境族群仪式性民俗体育的人类学阐释——基于傣族村寨“马鹿舞”的田野调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罗晓明;王唯惟;;族群叙事中的身份认同与建构——反排苗族木鼓舞的人类学解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7 董英豪;;作为祭鼓仪式的反排木鼓舞调查[J];民族论坛;2013年09期
8 陈奇;杨海晨;沈柳红;;一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广西南丹拉者村“斗牛斗”运动的田野报告[J];体育科学;2013年02期
9 许晓容;;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成因与功能:体育人类学的视野——以舞火龙为例[J];体育与科学;2012年05期
10 杨海晨;王斌;胡小明;赵芳;沈柳红;陈宁;李良桃;;论体育人类学研究范式中的跨文化比较[J];体育科学;2012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先利;人"神"共舞之美—佤族祭祀舞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黄兰;苗族反排木鼓舞之教材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30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730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