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鄂温克舞蹈文化保护与发展探究
发布时间:2020-08-27 14:28
【摘要】:牧区鄂温克舞蹈文化作为鄂温克族文化的代表,反映了北方草原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与精神理想,体现了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具有极高的美学、历史文化和教育价值。在外部环境与文化功能发生转变的新时代下,鄂温克舞蹈文化应本着“保护中发展”的原则,实施静态保护与动态传承相结合的方式,实施长久有效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编号:2806214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演讲人 吕艺生;舞蹈文化面面观[N];人民政协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郭笑笙;保护民族的、多样性的舞蹈文化[N];云南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郜云;舞蹈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5年
2 谢百惠;南朝舞蹈文化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3 孙越;赫哲族渔猎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4 张姝;黑龙江省赫哲族舞蹈文化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6年
5 于超;黑龙江地区鄂伦春族舞蹈文化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纪芳芳;学科建设视野下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7 陈彦卿;舞蹈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艺术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探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3年
8 曹海滨;山东菏泽地区传统民间舞蹈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乐;舞蹈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舞蹈艺术创作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3年
10 胡梦颖;当代中国社区文化建设背景下的群众舞蹈文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06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806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