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秧歌“丑”的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8 03:26
【摘要】: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秧歌基本历史形态的探索,察看其“丑”形象在该秧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价值。独具特色的河北地秧歌“丑”在传承着宝贵的民间舞文化精神的同时,也跟随当下时代文明的进步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这需要我们不停歇地研究河北地秧歌“丑”的现状发展,以更好的立足于当下传承传统民间舞蹈的精髓。现阶段河北地秧歌“丑”的存在方式主要由田野原生形态及专业院校经过提炼加工后的形态构成。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与河北地秧歌有关的县志、著作、论文以及影像等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梳理出了河北地秧歌“丑”的文化渊源和基本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调查访谈法对现阶段河北地秧歌“丑”的存在现状、方式以及走向进行了系统调研,分析了现实状态下河北地秧歌的发展变化。本文从比较学的角度对田野原生形态的“丑”和专业院校经过提炼加工后的形态进行比较,即从传承(田野传承/专业教学)和创作(出子秧歌/舞蹈作品)两个方面出发对“丑”在田野和专业院校中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发展程度存在很大差距,从而提出田野“丑”发展“变形”与专业院校“丑”发展“简化”的观点,在推进河北地秧歌传承的同时,进而唤醒职业化民间舞人对“丑”形象的关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722.211
本文编号:2807030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722.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尹建宏;;中国民间舞舞台编创的文化处境与价值追求——访北京舞蹈学院郭磊教授[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赵铁春;;“专、纯、绝”与“博、纯、活” 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职业化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设想及课程建设[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郭磊;对民间舞教学与创作的几点认识[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锐;传承与变异 互动与创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然;多模态视角对海阳秧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07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807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