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语·传情·达意——关于中国舞教学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21-03-02 03:37
<正>对于中国舞表演人才培养的标准,教学大纲规定得很明确,近70年来舞蹈教育的发展也成绩颇丰。近日读到一篇文章,却引发了笔者对中国舞教学的再思考。文章来自徐城北先生在《品戏斋夜话》(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引用阿甲所说的:"我素来爱讲这么一句话:‘肌肉要思维化’,这是艺术语言,意思是讲:让肌肉敏感、细致到这一步——能解人语,能传感情,具有高度的理解力和表现力。思维化了的肌肉,便能接受喜怒哀乐诸多思绪的渗透,便能形成准确精湛的技术及技巧,便能产生有声及无声的动作。"这段话是阿甲先生对京剧表演"唱念做打"四项基本功之一的"做"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舞"而言的,中国古典舞教学中曾有"身段"教材,多脱胎于于此)确立的艺术标准,思考起来,何尝不是检验我们中国舞表演的一种中国标准呢?
【文章来源】:舞蹈. 2020,(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2 页
本文编号:3058525
【文章来源】:舞蹈. 2020,(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2 页
本文编号:3058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058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