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蒙古族顶碗舞技巧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5-16 09:04
本文关键词:对蒙古族顶碗舞技巧发展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通过对蒙古族顶碗舞技巧的历史源流及文化因素的梳理,结合具体的顶碗舞作品进行顶碗舞职业化发展进程的特征分析,就顶碗技巧发展的趋势进行探讨。 全文共分为绪论、四个章节及结语六个部分。绪论是对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难点等方面的具体阐述。第一、二、三、四章围绕蒙古族顶碗舞的历史源流、职业化发展进程、技巧的定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趋势进行分析和论述。结语是笔者对上述篇章的总结和思考的发散。
【关键词】:蒙古族 顶碗舞 舞蹈“杂技化” 族群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722.2
【目录】:
- 内容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9
- (一)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6-7
- 1. 选题的背景及缘由6
- 2. 选题目的及意义6-7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7-8
- 1. 国内研究现状7-8
- (1)专门研究顶碗舞的专著目前为止没有找到资料7
- (2)相关专著7
- (3)与顶碗舞有关的论文7-8
- 2. 国外研究现状8
-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8
- 1. 资料收集分析法8
- 2. 举例分析和归纳法8
- (四)本课题的研究难点8-9
- 一 蒙古族顶碗舞的历史溯源9-18
- (一)宗教信仰9-13
- 1. 萨满乐舞9-11
- 2. 藏传佛教11-13
- (二)元代杂戏——倒喇13-14
- (三)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14-17
- 1. 草原文化14-16
- (1)草原文化在顶碗舞蹈思维中的体现14-15
- (2)草原文化在顶碗舞动作中的体现15
- (3)草原文化在顶碗舞意境中的体现15-16
- 2. 酒的文化16-17
- 小结17-18
- 二 从由六个作品看顶碗舞技巧的发展18-23
- (一)表演空间由民间到舞台,使调度利用更充分18-19
- (二)表演者性别变化,,使表演技巧更丰富19-20
- (三)表演技巧难度提升,使作品更具观赏性20-23
- 1. 动作空间及幅度加大20-21
- 2. 搭配动作多元化,技巧发展更丰富21-23
- 小结23
- 三 职业化顶碗舞技巧的界定23-27
- (一)符合关于技巧的定义23-25
- (二)符合蒙古族的族群文化25-27
- 1. 男性顶碗舞的风格特征26-27
- 2. 女性顶碗舞的风格特征27
- 小结27
- 四 对当下顶碗舞技巧发展偏差的反思27-32
- (一)其他舞种的技术技巧随意介入28-29
- (二)过于追求技术导致“杂技化”29-30
- (三)舞蹈技巧普及的“低龄化”30-31
- 小结31-32
- 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34
- 致谢34-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平心;舞蹈技能的学习曲线与高原现象——“条件反射”到“动力定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2 明文军;“学院派民间舞”存在的学术与社会价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3 刘建;试论舞蹈服饰道具的传播功能[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4 赵铁春;对专业舞蹈教育的三点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5 高度;;论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的文化建设[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任颖;;论顶碗舞的历史发展及其蕴含的审美情趣[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1期
7 兰林友;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杨敏;;论民族舞蹈技术技巧训练课程在教学与创作中的价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9 王浩;伍建红;;论蒙古族舞蹈“蛊碗舞”的舞学特性——从舞蹈心理学的视觉阐释[J];大舞台(双月号);2008年03期
10 潘志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对蒙古族顶碗舞技巧发展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0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70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