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文斯基芭蕾舞剧《春之祭》原始宗教仪式音乐表现形式探究
本文关键词:斯特拉文斯基芭蕾舞剧《春之祭》原始宗教仪式音乐表现形式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课题着重研究斯特拉文斯基芭蕾舞剧《春之祭》中原始宗教仪式音乐的表现形式。文章从研究20世纪现代音乐的代表作《春之祭》的创作技法入手,提出它是运用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音乐技法来表现原始宗教仪式的观点。同时,本文结合了该剧的题材背景,全面、深入地分析了该剧的这两种表现手法。文章最后还结合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现状,研究社会现实和艺术思潮对该剧创作产生的重要影响。 在具体阐述过程中,不局限于单纯的技术分析上,而是深入到《春之祭》特殊的原始宗教仪式的题材内容,力图增进对该剧音乐表现形式分析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在结语部分,就《春之祭》原始宗教仪式题材、传统与现代创作技法的相结合问题,本文指出《春之祭》原始宗教仪式题材,不仅源于当时纷繁杂乱的社会现状影响,还源于当时的文艺思潮的积淀与洗礼,从而认为该剧除了具有音乐技法创新的特点外,也富有深层的社会积极思想内涵的体现。 本文的写作思路是:对芭蕾舞剧《春之祭》原始宗教仪式音乐表现形式的分析,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春之祭》原始宗教仪式的传统音乐表现形式,应用于仪式中的场景、舞蹈等方面的描摹体现;二是《春之祭》原始宗教仪式的现代音乐表现形式,体现于对仪式中粗暴、狂野、非人性的部分进行刻画。
【关键词】:春之祭 宗教仪式题材 音乐表现形式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718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第一章 导言7-9
- 一、研究的源起7
- 二、研究综述7-9
- 第二章 舞剧《春之祭》题材中的原始宗教仪式9-13
- 一、对自然的崇拜10
- 二、对祖先的崇拜10-11
- 三、崇拜仪式11-13
- 第三章 舞剧《春之祭》宗教仪式音乐的传统表现形式13-23
- 一、传统的旋律14-19
- 二、传统的节奏19-23
- 第四章 舞剧《春之祭》宗教仪式音乐的现代表现形式23-40
- 一、现代的旋律24-26
- 二、现代的和弦26-30
- 三、现代的节奏30-37
- 四、现代的配器37-40
- 结语40-43
- 一、《春之祭》宗教仪式音乐的社会现实反映40-41
- 二、《春之祭》宗教仪式音乐的艺术思潮反映41-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季勇;;斯特拉文斯基和声语言及配器风格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杨智莎;;对德彪西、拉威尔和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对比研究[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3 郝海;;追忆斯特拉文斯基——齐默尔曼《双簧管协奏曲》第一乐章浅析[J];艺术研究;2011年03期
4 王硕;;关于斯特拉文斯基中期作品中的基本结构成分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音乐知多少[J];小演奏家;2011年07期
6 刘青弋;;尼金斯基 用生命献祭春天的牧神[J];舞蹈;2010年05期
7 J.P.伯克霍尔德;蔡良玉;;美洲各国的音乐及其历史的叙述(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连凯凯;;成人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问题研究[J];大家;2011年14期
9 王晓元;;音乐发展的动力是科技进步[J];大家;2011年16期
10 瞿小松;;虚幻的“主流”(全文登载)[J];中国音乐;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静;;斯特拉文斯基民族主义作品风格的缩影——芭蕾舞剧《春之祭》赏析[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2 路艳芬;;浅谈幼儿的早期音乐教育[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甘璧华;;21世纪中国“传统和声教学”的问题与应对[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谢地坤;;新艺术的希望之光或假象——简论阿多诺的艺术哲学[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晓伟;“修补旧船”的斯特拉文斯基[N];北京日报;2004年
2 陈立;一部有关中国的歌剧[N];音乐周报;2005年
3 本报驻四川记者 唐凯 通讯员 虞亮功 常鸣;川歌大步走出国门[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瓦格纳中国协会秘书长、音乐评论家 刘雪枫;皮娜·鲍什:搏命之舞[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5 龙飞;现代乐派的最初啼声[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景作人;绚烂的色彩 别致的浪漫[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刘蛟;为什么没有音乐?[N];中国纺织报;2008年
8 许渌洋;“费城”的色彩 从凝固到融化[N];音乐周报;2010年
9 徐涟;《舞集·大地》:感悟生命的本真状态[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特约记者 王蕾;他重新定义了芭蕾[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明虹;20世纪俄罗斯宗教音乐创作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李晓冬;感性智慧的思辨历程[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3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李云刚;非同一性与艺术:阿多诺的艺术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徐孟东;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冠英;斯特拉文斯基芭蕾舞剧《春之祭》原始宗教仪式音乐表现形式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钱亮;斯特拉文斯基《普尔钦奈拉》组曲浅析[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3 苏珊;斯特拉文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学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4 赵蕾;斯特拉文斯基多样性音乐特征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5 李佳篷;莫测的音乐之路[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思军;斯特拉文斯基《三首单簧管小品》的艺术特点及演奏体会[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7 叶思敏;简析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复调思维作用下的拼贴技法[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8 刘海蓉;斯特拉文斯基六首室内乐作品和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梦琪;斯特拉文斯基《弥撒曲》中泛自然音技巧的分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10 向征;斯特拉文斯基《四重奏小品三首》中节奏和音高的结构力作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本文关键词:斯特拉文斯基芭蕾舞剧《春之祭》原始宗教仪式音乐表现形式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86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