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论武夷文化中的“茶”舞蹈元素

发布时间:2017-07-18 21:07

  本文关键词:论武夷文化中的“茶”舞蹈元素


  更多相关文章: 茶文化 武夷茶 舞蹈元素 舞蹈创作


【摘要】:武夷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双遗地,其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互映衬,茶文化赋予武夷山的“大红袍”,茶歌咏抒发人与茶的情感,“茶”因子成为俗人领略人间仙境的契机,茶舞蹈成为仙境中的心语。舞蹈诗《武夷·茶问》以《雷声·开山》、《风声·喊山》、《水声·茶灵》、《物声·茶蜕》、《心声·茶禅》5个元素层层叠进地叩问和解答——茶的精髓在武夷山。《武夷·茶问》前期文案来源于编导生长在武夷,工作在武夷,更为了深入和整体地了解武夷山茶文化,分别对武夷山的西部生物区,中部九曲溪生态区,东部自然文化区进行调查采风。《雷声·开山》《风声·喊山》二部分源于对武夷中部九曲溪的调研,《水声·茶灵》、《物声·茶蜕》、《心声·茶禅》三部分源于对东部自然文化区的调研,五个部分构成舞蹈创作的五个元素,构成前后相互关联的五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的论述是以对《茶经》的叩问,解答茶物在人的精神作用下的蜕变过程,是作者再一次地回顾舞蹈创作的艰辛与喜悦,更有为武夷茶文化的丰富而勃发的荣耀感;是编导关于舞蹈创作的经验总结,更有为茶舞蹈元素创作理性化提升的自豪感。《武夷·茶问》给予他人的是一个舞蹈诗创作的成功案例,更是作者多年学习、创作和得以导师们恩惠的结晶。
【关键词】:茶文化 武夷茶 舞蹈元素 舞蹈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S971;J704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6
  • 目录6-8
  • 绪论8-10
  • (1) 茶问源起8
  • (2) 国外研究8-9
  • (3) 国内研究9
  • (4) 研究意义9-10
  • 一、《雷声·开山》10-11
  • (1) 采风调查10
  • (2) 舞蹈创作10-11
  • (3) 创编价值11
  • 二、《风声·喊山》11-13
  • (1) 采风调查11-12
  • (3) 创编价值12-13
  • 三、《水声·茶灵》13-14
  • (1) 采风调查13
  • (2) 舞蹈创作13-14
  • (3) 创编价值14
  • 四、《物声·茶蜕》14-16
  • (1) 调查采风14-15
  • (2) 舞蹈创作15-16
  • (3) 创编价值16
  • 五、《心声·茶禅》16-19
  • (1) 调查采风16
  • (2) 舞蹈创作16-18
  • (3) 创编价值18-19
  • 结论19-21
  • (1) 经验总结19
  • (2) 成功与不足19-21
  • 附录1 茶经21-43
  • 附录2 剧照43-46
  • 参考文献46-47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47-49
  • 致谢4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芳娟;;浅谈“舞蹈形象”在民间舞创作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2 宫秀丽;;富锦秧歌之文化传承管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5期

3 袁艺;;谈编导个人意识在舞剧改编中的艺术创作差异[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郑强;;浅谈舞蹈创作[J];成才之路;2007年27期

5 邓嘉;;我国健身排舞创编现状与对策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袁宁;;浅谈舞蹈动作设计的心理剖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3期

7 成丹;;简析舞蹈创作的基本方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李冬;;浅谈儿童舞蹈创作[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周云;;论即兴训练对唤起编创潜意识的作用[J];大舞台;2010年03期

10 纪华林;;舞蹈创编的自我提升——谈舞蹈《戍疆怀远》的人物塑造[J];大舞台;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宏兰;;舞蹈创编课中微格教学方法的借鉴及意义[A];教育科学的探索——北京联合大学教育科研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延超;民族体育的生态与发展[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2 段妃;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个案研究及对舞蹈表演训练的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杨梅;我国高水平艺术体操运动员运动训练控制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4 张毓雄;森林文化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梅;我国竞技健美操六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贞;曹尔瑞少儿舞蹈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张舒;艺术院校高中生的舞蹈编导教育问题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4 李君;土家族摆手舞衍化形态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陈妍;王玫舞蹈创作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常乐;舞蹈创作主体与文本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张惟;林怀民意象类舞蹈作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鲍宇凯;“土壤与人民”贾作光蒙古族舞蹈创作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丁莉;试析“礼乐”思想在中国舞蹈作品中的体现[D];延边大学;2011年

10 常娟娟;“项目教学法”在高师舞蹈创编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59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559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5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