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极观念”影响下的汉代盘鼓舞与道教“步罡踏斗”渊源考
本文关键词:“斗极观念”影响下的汉代盘鼓舞与道教“步罡踏斗”渊源考
【摘要】:作为汉代著名的舞蹈,盘鼓舞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自汉代起逐步形成的步罡踏斗是道教斋醮仪式的重要手段。斗极观念是中国自原始时期便已经存在的信仰方式,在两汉达到高峰,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斗极观念入手,分析这种观念之于盘鼓舞发生和道教步罡踏斗形式构建的渊源关系,并初步探讨两者同源异流的原因。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关键词】: 汉代 斗极观念 盘鼓舞 步罡踏斗
【基金】:江苏省2008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主要道观斋醮仪式中的舞蹈形态研究》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YSB004
【分类号】:J709.2
【正文快照】: 汉代有着璀璨的舞蹈文化,盘鼓舞(又名七盘舞)是其文化和成就的集中体现之一。“步罡踏斗”是道教斋醮仪式的典型形态,其舞蹈形制和盘鼓舞有近似及同源关系。近年来的汉代舞蹈研究中,盘鼓舞受到学者的持续关注,并呈现出三种研究模式:一是关于盘鼓舞的考古学研究。研究者多为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时;;洛阳尹屯西汉壁画墓星象图研究[J];考古;2005年01期
2 力木;;论盘瓠神话的民俗信仰[J];民族论坛;1988年01期
3 刘刚;;宋玉、傅毅同名《舞赋》舞蹈描写的图像研究[J];文艺研究;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恩伟;;乐舞一体话六代 秦汉俗乐占先声——秦汉俗乐兴起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2 单良;;宋玉《舞赋》真伪问题的研究方法与历程[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彭洁波;;秦、汉、魏、晋时期的袖舞[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张碧波;;中华天文星象学在北方民族中的传播与发展——北魏、辽、西夏和吐鲁番天文星象图的比较研究[J];北方文物;2006年01期
5 张黎明;;汉代的北斗信仰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童永生;惠富平;;中国岩画的史料价值[J];图书与情报;2011年01期
7 王先胜;;含山玉版及玉龟甲文化内涵探讨[J];长江文化论丛;2011年00期
8 唐启翠;;东房与“再生”圣地——从冠礼空间看中国神话历史[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王先胜;;“三皇五帝”古史体系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赵永恒;;“太一”星象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时;;郭沫若《金文所无考》补正[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2 陈江风;;游仙诗文化渊源臆说[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3 阎根齐;欧少娟;;论汉墓壁画的“乘龙升仙”主题思想——兼论柿园汉墓壁画的思想内容[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存明;;论汉画像中天地观念的民俗性[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宇晓;;婆娑弄姿融古风 飞扬浪漫汇汉韵——浅析汉画像中的盘鼓舞[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双;;汉画像“乐舞百戏”图中“狂欢化”的文化解读[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牛天伟;;“伏羲女娲执规矩”画像之象征寓意浅探[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牛天伟;;汉墓“伏羲、女娲”画像辩证——与孟庆利先生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曾宪波;詹敏;;探析汉画中的风神雨神[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吴新忠;;武王伐纣时间的天文考古争议[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金亨运;基于天文学的中医六气理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袁瑾;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左建;士与礼—春秋知识阶层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朱磊;中国古代北斗信仰的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李虹;死与重生:汉代墓葬信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张宇;中国建筑思想中的音乐因素探析[D];天津大学;2009年
8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9 曹鹏;明代都城坛庙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刘秀慧;《淮南子》与汉初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红轩;上博七《凡物流形》文字释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徐秋雅;汉赋中的社会风俗散论[D];西南大学;2011年
3 柯曙光;汉墓乐悬及其礼乐文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蝶;关于中国古代天文文献的基础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黄苑;凌家滩遗址出土玉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赵斌;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丁莉;试析“礼乐”思想在中国舞蹈作品中的体现[D];延边大学;2011年
8 安莹;彝族典型纹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赵洋;娄S崮棺诮掏及秆芯縖D];山西大学;2011年
10 任和;《礼纬》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作云;;长沙櫖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画幡考释[J];考古;1973年01期
2 周到;;南阳汉画象石中的几幅天象图[J];考古;1975年01期
3 ;杭州、临安五代墓中的天文图和秘色瓷[J];考古;1975年03期
4 席泽宗;;敦煌星图[J];文物;1966年03期
5 ;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清理简报[J];文物;1972年01期
6 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J];文物;1973年03期
7 ;河南洛阳北魏元■墓调查[J];文物;1974年12期
8 王车;陈徐;;洛阳北魏元■墓的星象图[J];文物;1974年12期
9 王健民;梁柱;王胜利;;曾侯乙墓出土的二十八宿青龙白虎图象[J];文物;1979年07期
10 雒启坤;;西安交通大学西汉墓葬壁画二十八宿星图考释[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春敏;;汉代舞蹈对现今中国舞的影响浅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翟麦玲;;汉代“新声”初探[J];学术研究;2011年03期
3 苏岩;长袖婆娑舞汉天──从考古出土实物谈汉代长袖舞[J];中原文物;2001年04期
4 冯建志;从汉画像看鼓吹乐的形态特征及功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胡舜庆;;肖形印简谈[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1年02期
6 王传飞;汉代音乐文化的“尚俗”取向及对“巨”“众”之乐的追求[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宗亦耘;;论汉代“以悲为美”的音乐欣赏观念[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王晨;;谈汉代音乐的“悲音”之美[J];艺术教育;2009年01期
9 李笑珂;;汉代丧礼音乐习俗及其文化背景[J];南都学坛;2009年05期
10 王霞;;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从乐府民歌浅析汉代的艺术特征[J];艺术教育;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宇晓;;婆娑弄姿融古风 飞扬浪漫汇汉韵——浅析汉画像中的盘鼓舞[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治德;南京流行“小拉舞”[N];西藏日报;2002年
2 李保忠;蔡文姬与《胡笳十八拍》[N];音乐周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安也致;千年绝响[N];中国商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晓杰;汉代巴蜀吹笛胡人形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刘茜;开封“盘鼓舞”的文化传承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任雅静;秦汉时期的舞蹈图像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80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8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