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中国艺术中深蕴的美学灵魂
本文关键词:舞:中国艺术中深蕴的美学灵魂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舞蹈精神 “道” 中国各门类艺术 中国古典舞
【摘要】:不同于西人现象本体二分却期望神人合一的世界观所决定的舞蹈精神,中国舞蹈精神不是巫舞的代神立言,也不是孔子向往的周代之舞的文治武功,而是在飞动飘逸的生命韵律中与“道”合一。概言之,线之飞动、游之精魂、圆之意境、情之所感、象外之致以体现“道”之玄冥是中国舞蹈之精神;“‘舞’是中国一切艺术的典型”,舞之灵魂贯穿于中国各门类艺术中;经典“失落”的中国古典舞的重建应落实到“道”这一中国哲学—美学的高度以建立真正的中国古典舞本体,并从中国各具体门类艺术的意境中抽象提纯以重构重建。这不仅仅只是抢救一个舞种的话题,而是关乎在后殖民时代,中国文化的保护、重建的大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
【关键词】: 中国舞蹈精神 “道” 中国各门类艺术 中国古典舞
【分类号】:J701
【正文快照】: 一、中国舞蹈精神同黑格尔把艺术作为向绝对精神回复的感性要阶段,从而把舞蹈看作是“不完备的艺术”相反,现主义的科林伍德却把舞蹈当作了一切艺术之。符号学美学的苏珊·朗格更把舞蹈神圣化为创了神表现了神的一个虚幻的力的王国。然而无论近代的黑格尔还是现代的科氏、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翁世晖;中国古典舞动态语言的“中性化”取向及其意义[J];福建艺术;2002年05期
2 罗辛;世纪初的思考——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舞蹈(上)[J];舞蹈;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毓秀;;浅谈舞蹈艺术的综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谢健;冯建国;;李煜词中的女性审美意象和艺术自叙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刘康凯;;审美意识形态论争中三种替代性理论方案考察[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杨芳;;论现代水墨的精神特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5 许英英;矫苏平;;谈空间序列的节奏[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6 肖晴;;符号中的美与设计思维——波特兰市政厅的形象与精神分析[J];安徽建筑;2011年01期
7 庄英邦;;浅论舞蹈中的意境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杨芳;;谷文达和中国当代抽象水墨艺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张培;孟朝;聂庆娟;王中华;李艳;;园林艺术与音乐艺术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10 潘啸龙;《诗经》抒情人称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飞;喻晓;;论设计的客观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王天锐;;浅议贵州民族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邹红;;焦菊隐的“戏剧—诗”观念及对当代话剧的启示[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5 姚朋;;浅析事件因素对风景园林场所感的影响[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6 程晓曦;单军;;地域性城市设计与研究的逻辑理念——以青海省海南州恰卜恰镇城市设计为例[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肖湛;许海;;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论音乐和其他艺术的区别[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6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海萍;维柯的诗性智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艺虹;世纪之交都市言情剧的情爱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2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陈哲;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董鸣;丝网版画的印痕魅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秀梅;休闲食品包装的趣味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琦;基于产品意象的感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李天翔;费尔南多·波特罗艺术述评[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炜;;论中国舞蹈中“气”的审美特性及其应用[J];舞蹈;2010年12期
2 胡中辉;初探中国古典舞[J];艺术研究;2005年02期
3 于平;踏上地中海之靴的中国古典舞[J];舞蹈;2000年03期
4 于平;;《黄河》之后:90年代中国古典舞创作态势分析[J];艺术广角;2000年02期
5 李正一;;中国古典舞,从何而来,向何而去(上)[J];舞蹈;2008年05期
6 杨军;;古典与古代——论中国古典舞创作在当代的创新[J];剧影月报;2009年03期
7 汤旭梅;;超然逸出,清空曼妙——论中国古典舞的气韵之美[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钱正喜;;“中国古典舞”的当代建构—兼与孙颖先生商榷[J];艺海;2003年01期
9 胡伟;大杂烩:中国古典舞创作症结所在[J];艺术评论;2005年01期
10 梁泉;;浅谈中国古典舞之文化继承[J];艺术教育;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善芬;雷咏时;周继和;曾德涛;;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元宝跳”技术动作生物力学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袁禾;;传统与创新语境下的中国舞蹈[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王宜峨;;从美国《道教与中国艺术展》谈谈对道教研究的展望[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张振华;;中国艺术与葫芦文化[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5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6 罗斌;;关于傩舞研究的断想[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苏位东;;从郑板桥“竹象三易说”谈起——中国艺术之意象美创造浅识[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8 程大力;;躁动之魂与艺术武术——竞技套路来自何方去向何方[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王珍珍;;结构,舞蹈创编的重中之重——舞蹈语言服务于舞蹈结构[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10 王学海;;新世纪中国艺术美学展望(提纲)——以中国画,中国内衣市场行情为析例[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勤;《中国舞蹈文物图典》序[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中国舞蹈家协会2006年大事记[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孙茜;新中国舞蹈的“盛宴”[N];光明日报;2006年
4 见习记者 王鹏 通讯员 李少伟;市歌舞剧团节目获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铜奖[N];长治日报;2010年
5 赵壮;中国舞蹈不能太急功近利[N];经济日报;2002年
6 雪心;群星璀璨——2008中国舞蹈界联谊会隆重举行[N];中国艺术报;2008年
7 陈哲;广东现代舞周:中国舞蹈新势力[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冯双白;中国舞蹈:追求先进文化[N];中国艺术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陈原;为中国舞蹈喝彩[N];人民日报;2001年
10 刘云;中国舞蹈起舞春城[N];华夏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东;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邹之瑞;新中国芭蕾舞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刘宗超;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D];东南大学;2005年
4 李涛;俯仰天地与中国艺术精神[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罗斌;假面阴阳—安徽贵池傩舞的田野考察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慕羽;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之关系,1979~2006[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司冰琳;中国古代琴僧及其琴学贡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9 段妃;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个案研究及对舞蹈表演训练的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段运冬;电影,作为隐喻的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娇璐;探究中国戏曲艺术对中国舞蹈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艺锟;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古典舞创作的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婵;中国古典舞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丁健勇;探究中国古典舞发展之路[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5 王黎雪;论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审美、训练与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雅琼;当代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7 仝娟;论中国古典舞对古代女乐舞蹈的传承与发展[D];河南大学;2012年
8 范晶晶;中国古典舞教学剧目创作趋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丹;中国古典舞徒手身韵的审美与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梁泉;中国古典舞“流派”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本文编号:781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81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