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视野下的乡土舞龙探析
发布时间:2017-10-09 07:08
本文关键词:社会变迁视野下的乡土舞龙探析
【摘要】:乡土舞龙作为民俗体育活动最具活力表现的一项传统项目,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经历了内容形式的变迁,在组织的缺失,人员的流失,以及功利思想盛行的当下社会,乡土舞龙该何去何从?是在创新中寻找一线生机,还是只能跟随历史长河走向消亡的边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以思田村为个案,分析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香火龙特点,并对香火龙内在逻辑和当下困境等问题进行解读,将为民俗体育研究提供个案深度的理论意义,以及对民俗体育未来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个案舞龙活动变迁的解读,得出以下结论:(1)思田村的香火龙主要有两种起源:第一,从岗脚李氏传承而来;第二,源起于王氏家族的舞龙。思田村香火龙的仪式过程主要分为织龙—接龙—舞龙—传杯—倒灯五个部分。(2)根据思田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思田村的香火龙划分为以下四个时期:传统期以宗族为主的社会背景,适合香火龙的发展,主要呈现为内容形式多样、参与的重视性、活动功能的丰富性等特点。转变期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意识的转变,导致香火龙形式内容的变化,主要呈现出:村民利益是舞龙维系的根本动力、族群记忆是舞龙维系的内在因素等特点。停滞期正逢文革十年,各项文化活动皆处于停滞阶段,主要是依靠村民集体的心理需求维系舞龙活动。恢复期,民众已逐渐脱离乡土社会,人力物力流向城镇,思田村香火龙呈现出:由家族委员会牵头、村民需求发生改变的特点。(3)借用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以“AGIL”为分析模型,从以下四个维度解读思田村香火龙活动的内在逻辑,认为:族群支持是香火龙活动的保障机制、精英引领是香火龙活动的协同机制、利益需求是香火龙活动的动因机制、信任建立是香火龙活动的维持机制。(4)当下思田村香火龙活动的主要困境是:社会变迁造成舞龙组织的缺失,城镇化速度加快造成人员的流失,以及功利思想盛行造成村民的选择由价值理性向工具理性的嬗变。(5)造成思田村香火龙活动变迁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变迁和个体利益需求的变化两个方面。(6)通过对个案的解析,笔者总结了社会变迁对民俗体育活动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未来民俗体育发展的建议,认为:农村新文化建设为民俗体育发展提供了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民俗体育发展提供了契机、精神家园的重构为民俗体育发展提供了平台。
【关键词】:社会变迁 舞龙 民俗体育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722.2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 绪论12-16
- 1.1 选题依据12
- 1.2 研究意义12-14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12-13
- 1.2.2 研究的实际意义13-14
- 1.3 概念阐述14-16
- 1.3.1 社会变迁14
- 1.3.2 民俗体育14-16
- 2 文献综述16-25
- 2.1 关于舞龙的研究16-21
- 2.1.1 关于舞龙现象的研究16-18
- 2.1.2 关于舞龙文化学的研究18-20
- 2.1.3 关于舞龙社会学的研究20-21
- 2.2 关于民俗体育的研究21-23
- 2.3 文献述评23-24
- 2.4 研究构想24-25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25-27
- 3.1 研究对象25
- 3.2 研究方法25-27
- 3.2.1 文献资料法25-26
- 3.2.2 田野调查法26-27
- 4 个案探究27-54
- 4.1 思田村的基本情况27-29
- 4.1.1 历史沿革27-28
- 4.1.2 自然环境28
- 4.1.3 经济发展状况28
- 4.1.4 文化特性28-29
- 4.2 思田村“香火龙”的历史变迁29-45
- 4.2.1 传统期(1949年之前)32-38
- 4.2.2 转变期(1949-1966)38-41
- 4.2.3 停滞期(1966-1992)41-43
- 4.2.4 恢复期(1992-至今)43-45
- 4.3 思田村“香火龙”活动内在逻辑的解读45-50
- 4.3.1 族群支持是香火龙活动的保障机制46-47
- 4.3.2 精英引领是香火龙活动的协同机制47-48
- 4.3.3 利益需求是香火龙活动的动因机制48-49
- 4.3.4 信任建立是香火龙活动的维持机制49-50
- 4.4 思田村香火龙当下困境及原因探究50-54
- 4.4.1 当下的困境50-52
- 4.4.1.1 组织的缺失50-51
- 4.4.1.2 人员的流失51
- 4.4.1.3 村民的选择51-52
- 4.4.2 原因的探究52-54
- 4.4.2.1 社会变迁是民俗体育变迁的外在因素52-53
- 4.4.2.2 个体利益需求变化是民俗体育变迁的内在因素53-54
- 5 从乡土舞龙看我国民俗体育的未来发展54-57
- 5.1 农村新文化建设为民俗体育发展提供了基础54-55
- 5.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民俗体育发展提供了契机55
- 5.3 精神家园的重构为民俗体育发展提供了平台55-57
- 6 结论57-59
- 参考文献59-62
- 附录62-63
- 致谢63
本文编号:998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998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