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艺理论“审美化”转型及发展反思
发布时间:2017-10-10 03:39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文艺理论“审美化”转型及发展反思
【摘要】:新时期较为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为文艺理论的新发展创造了条件。文艺理论的研究视角由之前的政治开始转移到审美,文艺理论的“审美化”转型产生并发展建构了自己的一系列理论形态,这一转型使新时期文艺理论从政治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开始掌握自身发展的独立性,使文学回归到自身,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引言部分主要论述实现这一文艺理论研究“审美化”转型的宏观背景。从国内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到美学学科发展对文艺理论研究的影响,再到西方审美现代性思潮的涌入,这三方面的条件构成了这一转型的现实语境和文化背景。 第一章梳理了“审美化”转型的具体实现过程及作为理论成果的审美文论,对以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为主要代表的理论成果做出了理论评析和总结。同时论述了这一“审美化”转型对当时文学创作实践的影响,它使文学创作更加注重个人内心情感的描写,重视语言及形式的创造性运用。 第二章论述了“审美化”转型后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危机。“审美化”转型过程中不仅有关于审美文论理论自身合理性问题的争论,还出现了理论发展“纯审美”、“泛审美”的极端化倾向,同时也遭遇到了大众文化、文化研究的外部冲击。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文学的审美特性,,使审美文论受到了质疑和挑战。 第三章是对这一“审美化”转型的评价及反思。这一转型对重新解放文学、深化文艺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使文学发展和文艺研究回归正常轨道,为文艺本质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同时,这一“审美化”转型也有其内在矛盾性,反思主要从文艺功利性问题的片面发展、感性与理性的失衡、一元价值与多元价值的选择及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孤立发展四个方面进行,认为最终我们需要的还是一种辩证的、全面的、能够结合当代文艺实践的新情况不断更新和完善的理论。同时从方法论的视角来看,认为审美文论也有其自身的理论局限,正如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超越自身立场而对文艺现象做出透彻又全面的阐释,我们只能是无限的接近真理。 结语部分概述文艺理论“审美化”研究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为理论的主要构建时期,90年代理论更加丰富完善同时在世纪末也开始受到质疑,新世纪以来相关理论论争持续进行,直到近几年来讨论热度有所下降。新时期的这一文艺理论“审美化”转型包含着丰富的理论成果,具有极大的理论研究价值,本文对审美文论的其他理论形态论述有所忽略,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审美化 理论转型 矛盾性 反思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0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引言11-15
- 第一章 “审美化”转型的产生及其理论成果概述15-25
- 1.1 审美文论的产生15-17
- 1.1.1 “审美化”转型的时代文化背景15-16
- 1.1.2 “审美化”转型的具体理论前提16-17
- 1.2 审美文论的主要理论形态概述17-25
- 1.2.1 审美反映论的提出18-20
- 1.2.2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提出20-21
- 1.2.3 “审美化”转型的实现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21-25
- 第二章 “审美化”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及危机25-39
- 2.1 关于主要理论形态的内部论争25-28
- 2.1.1 “意识形态”与“意识形式”之争25-26
- 2.1.2 “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之争26-28
- 2.2 “审美化”发展中的极端化倾向28-32
- 2.2.1 “审美化”研究走向“纯审美”28-29
- 2.2.2 “审美化”研究走向“泛审美”29-32
- 2.3 “审美化”转型的合理性遭遇挑战32-39
- 2.3.1 大众文化对文学审美性的消解33-35
- 2.3.2 文化研究对审美文论的冲击35-39
- 第三章 对“审美化”转型的评价及反思39-49
- 3.1 对新时期文艺理论发展的影响39-41
- 3.1.1 对文艺政治功利论的反拨39-40
- 3.1.2 为文艺本质规律的研究提供新方向40-41
- 3.2 反思“审美化”转型41-49
- 3.2.1 “审美化”转型的内在矛盾性41-46
- 3.2.2 “审美化”研究的方法论局限46-49
- 结语49-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7
- 附录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学文;文学本质界说考论——以“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杨杰;;新时期以来审美现代性的理论反思[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3 童庆炳;关于文学特征问题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06期
4 童庆炳;;文化诗学——文学理论的新格局[J];东方丛刊;2006年01期
5 童庆炳;文艺学边界应当如何移动[J];河北学刊;2004年04期
6 王岳川;;当代文化研究的语境与症候[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童庆炳;;审美论—语言论—文化论:新时期30年文论发展轨迹[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8 金惠敏;;图像-审美化与美学资本主义——试论费瑟斯通“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想及其寓意[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顾经谭;;文学的发展与“为文艺正名”[J];上海文学;1979年07期
10 陈伟;文艺的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1004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004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