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晚唐诗热的“现代性”新论
发布时间:2017-10-10 13:32
本文关键词:20世纪30年代晚唐诗热的“现代性”新论
【摘要】:本文从“现代性”这一概念入手,以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诗坛“晚唐诗热”现象为切入点来研究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西方象征派诗歌、部分中国古代诗歌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新看法。 除绪论外全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介绍中国现代诗人所受西方象征派诗歌与诗学的影响,并侧重介绍了现代诗人对象征派诗歌与诗学的译介情况。同时以戴望舒和卞之琳的诗歌创作为例,分析了现代诗人的创作与象征派诗歌与诗学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中国现代新诗与中国古代诗歌的关系作铺垫。 第二章以“现代性”概念为基准,着重比较中国现代新诗、西方象征派诗歌与部分中国古代诗歌,从思想内容与创作手法两方面比较了三者的异同。同时以废名为例,分析了其诗学与中国古代诗学、西方象征派诗学的关联,并对“晚唐诗热”现象提出了新的看法: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并非是彼此异质的中外诗歌的“结合”或说“融合”;它与以晚唐诗为代表的部分中国古代诗歌、西方象征派诗歌在文化性质上有共同之处,是与后两者的一种“契合”。 第三章借助文化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文化层面上产生“晚唐诗热”现象可能的原因,同样以“现代性”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以“晚唐诗热”现象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主义新诗的文化根源。并提出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生成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晚唐诗热 现代性 象征派诗歌 文化根源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106.2;I0-0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1
- 第一章 西方诗歌的“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派诗歌11-18
- 1.1. “现代性”的定义与历史11-13
- 1.1.1 “现代性”在西方诗歌史上的发展12-13
- 1.1.2 西方现代派诗歌史上“主情”与“主智”的区分13
- 1.2. “现代性”在中国的接受13-18
- 1.2.1 接触、介绍与翻译14-15
- 1.2.2 “现代性”与”晚唐诗热”创作15-18
- 第二章 中国古代诗歌的现代性与“晚唐诗热”18-27
- 2.1. 古代诗歌的“现代性”18-20
- 2.1.1 古代诗歌中“现代性”的发展18-19
- 2.1.2 古代的“现代性”诗歌中“主情”与“主智”的区分19-20
- 2.2. 30年代的“晚唐诗热”的现代性20-27
- 2.2.1 “晚唐诗热”中主情诗人与主智诗人的分野21
- 2.2.2 “晚唐诗热”思想内容的现代性21-22
- 2.2.3 “晚唐诗热”艺术手法的现代性22-25
- 2.2.4 “晚唐诗热”诗歌批评的现代性25-26
- 2.2.5 结论:1+1=1,而不是1+2=326-27
- 第三章 “现代性”与“晚唐诗热”的文化阐释27-32
- 3.1 文化上的现代性27-30
- 3.1.1 西方文化的现代性27-29
- 3.1.2 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性”29-30
- 3.2 对“晚唐诗热”的文化阐释30-32
- 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36
- 致谢36-38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课题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本益;中国新诗的文化根源[J];诗探索;2000年Z2期
2 江弱水;;从三首旧题新咏的现代诗谈传统的转化[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本文编号:1006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00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