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现代性视域下文学与政治关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21:03

  本文关键词:现代性视域下文学与政治关系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性 文学 政治 模式


【摘要】:关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探讨,一直是古今中外文论关注的焦点。20世纪以前的中西方文论,文艺基本处于对政治的从属地位,20世纪以来,在现代性发展潮流中,西方文论纷纷脱离文艺对政治的依附,追求文艺的科学性、独立性与审美自律性。在具体探讨文学与政治关系时,各理论呈现出纷杂、多元的态势,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与策略,但在繁杂的理论背后,并非无规律可循。20世纪的西方文论,以研究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为区分维度,大致分为三种理论模式:“形式——反政治”模式、“形式——政治”并重模式以及“微观政治——形式”模式。 “形式——反政治”模式以形式主义为代表,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以及法国结构主义的相关理论。形式主义者深受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从语言学角度探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他们普遍关注文艺的科学本性,开文学理论研究从“外”向“内”转之先河,割断文学与政治、历史等因素的关联,追求文学内在本性;他们通过追求语言的“陌生化”效果,强调文本语言细读;细致分析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分析文本的叙事结构、手段和方式,对文本形式进行革命。其试图采取一种消极规避的“反政治”态度,达到一种微观政治效果。 “形式——政治”并重模式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法兰克福学派深感科技理性对社会的全方位渗透,人类对抗科技理性的审美感性已被毒害和异化,人类被物化为单向度的人。该学派摒弃形式主义对形式的过度强调,从社会学角度探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强调形式的革命性功能,致力于形式对政治的参与。法兰克福学派对形式的革新持褒贬不一的态度:本雅明对形式技巧的革新持肯定、乐观的态度,指出形式革新给人类带来了强烈的“震惊”效果;马尔库塞则批判大众文化给人带来的异化,对新形式大致持一种否定、消极的态度。总体来说,法兰克福学派力主形式介入政治,通过革命的形式唤醒人类审美感性意识,实现人类真正的自由与解放,产生真实的政治效果。 “微观政治——形式”模式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他们的文论从微观政治角度探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微观政治替代了以往作为主导的宏观政治,成为新的理论研究视角,成为新社会运动的理论支撑。伯明翰学派致力于文化领域研究,其文化实践理论通过对语言隐喻和文本性隐喻的重新思考,介入社会——政治语境。伯明翰学派强调政治的重要性,强调文艺形式对微观政治的介入,,产生微观政治效果。 我国现阶段文学理论与当下社会现实日益脱节,文艺理论面临“失语症”的尴尬局面,文学应加强对微观政治的介入。文学与政治应是一种对话性的张力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搀扶、共同发展。对西方文论中文学与政治模式的探讨,或对我国当代文论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现代性 文学 政治 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0;B089.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7
  • 一、 研究背景11-12
  • 二、 研究现状12-15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 从语言学角度探讨二者关系12-13
  • 2. 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二者关系13
  • 3. 从微观政治角度探讨二者关系13-14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 立足于中国文学与政治现状,讨论二者关系14
  • 2. 比较研究 20 世纪西方文论14-15
  • 3. 梳理 20 世纪西方文论发展演变过程15
  • 三、 研究意义15-17
  • 第一章 文学与政治关系流变史17-22
  • 一、 20 世纪以前文艺从属于政治17-19
  • 二、 现代以来审美自律性加强19-20
  • 三、 现代与后现代纠缠中关系的多样变化20-22
  • 第二章 形式主义之“形式-反政治”模式22-31
  • 一、 俄国形式主义之探究“文学性”技巧23-27
  • (一) 研究方法:科学实证主义24-25
  • (二) 研究对象:文学性25-26
  • (三) 修辞技巧:陌生化26-27
  • 二、 英美新批评之探究文本语言27-29
  • (一) 语义的多层次性27-28
  • (二) 作品本体论28-29
  • 三、 结构主义之追问文本结构29-31
  •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形式-政治并重”模式31-44
  • 一、 卢卡奇之现实主义总体论32-35
  • (一) 整体性与主体性结合的总体论33-34
  • (二) 文化作为一种阶级意识34-35
  • 二、 法兰克福学派之社会批判理论35-44
  • (一) 本雅明之形式技巧革命论36-39
  • 1. 艺术生产论36-37
  • 2. 形式技巧决定论37-39
  • (二) 马尔库塞之审美革命论39-41
  • 1. 高层文化沦陷与单向度社会形成39-40
  • 2. 形式与感性秩序——新感性40-41
  • (三) 阿多诺之否定性思想41-44
  • 1. 文化工业的批判41-42
  • 2. 建构性的否定辩证法42-44
  • 第四章 伯明翰学派之“微观政治-形式”模式44-51
  • 一、 霍尔文化研究理论45-48
  • (一) 文本式介入46-47
  • (二) 编码和解码理论47-48
  • 二、 伊格尔顿的文本意识形态论48-51
  • (一) 形式的政治48-49
  • (二) 形式的意识形态性49-51
  • 结语 走向一种对话与介入51-53
  • 参考文献53-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8-59
  • 谢辞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本益;新批评的文学本质论及其哲学基础[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周穗明;;西方新社会运动与新马克思主义[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赵一凡;结构主义[J];外国文学;2002年01期

4 赵一凡;现代性[J];外国文学;2003年02期

5 吴格非;;赛义德、文化政治与批评理论——伊格尔顿访谈[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08期

6 马良;“艺术就是政治实践”——马尔库塞的艺术政治理论述评[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5期

7 徐岱;形式主义与批评理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赵宪章;形式主义的困境与形式美学的再生[J];江海学刊;1995年02期

9 张和平;肖红旗;;马尔库塞的艺术功能观初探[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梅泰·卡利内斯库;两种现代性[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本文编号:1027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027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c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