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林纾译著《贼史》的接受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5 03:32

  本文关键词:林纾译著《贼史》的接受美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林纾 接受美学 《贼史》


【摘要】:林纾,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1897年,林纾的第一部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在清代末期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一时“洛阳纸贵”。林纾一生与朋友合作翻译了181种作品。林纾对西方文献的大量引进丰富了中国文学,同时也让当时的中国民众开拓了眼界,加强了对西方文化风俗的了解。因此,对林纾及其翻译作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增加对林纾以及整个清末民初社会的了解,同时可以丰富和拓展翻译理论的应用领域。 在以往的学术研究中,有不少学者利用接受美学理论来分析林纾的翻译思想、翻译策略以及译著。但是,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对象局限于《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并且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期待视野和读者反应理论。由于文本和理论数量的局限使得这些分析研究不够全面。本文利用姚斯提出的三个理论,即期待视野、视野融合和审美经验来分析林纾的一部翻译力作《贼史》,以期丰富对林纾翻译思想和翻译作品的研究。 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姚斯提出的三个理论,即期待视野、视野融合及审美经验,然后概括分析了林纾译作中的词汇特征、语义特征和文体特征,并用接受美学的三个理论分析林纾翻译特点产生的原因以及林纾译作在读者(接受者)中的接受情况。再以林纾译作《贼史》为案例分析,利用姚斯的三个接受美学理论,通过分析《贼史》的词汇特征、语义特征及文体特征,作者详尽地阐释了林纾的接受美学思想在其译作中的体现,以及其译著《贼史》的接受情况。 通过对《贼史》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成果和启示: 第一,林纾翻译中的很多细节都体现了他的接受美学思想。序或跋中,通过对比分析赋予小说的期待视野;翻译过程中,对翻译作品词汇层、语义层以及文体层分别作出的改变;小说出版后,对读者接受情况的重视,无不体现了林纾的接受美学思想。 第二,林纾丰厚的文学功底是他译著成功的必要条件。扎实的文学功底赋予林纾文学家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娴熟的写作技巧。翻译过程中,大量中国地道的称谓方式,简练形象的动词以及文言标志性语气词的使用使得林纾的语言丰富饱满;语义适当的增减使得林纾的翻译扣人心弦又没有违反中国传统的道德底线,引人入胜;简约形象的文体风格使得林纾的翻译入木三分。只有拥有丰厚的文学功底才能使得林纾的翻译如此吸引读者并取得成功。 第三,林纾小说翻译的完成并不是以翻译过程的终结或者小说的出版为标志,而是以读者的阅读,并自觉地将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而得的审美经验运用于对其现实生活的指导以及道德层次的提升为结点的。 作为林纾经典翻译代表作品之一,《贼史》为林纾的翻译生涯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贼史》的成功也是因为林纾翻译技巧和接受思想的高度结合。因此,《贼史》的研究无疑对丰富林纾以及林纾翻译理论、翻译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林纾 接受美学 《贼史》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6-7
  • Abstract7-9
  • 摘要9-11
  • Table of Contents11-13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3-16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3
  • 1.2 Research Purpose13-14
  •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14-15
  • 1.4 Data Selection15-16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6-23
  • 2.1 Studies on Reception Aesthetics16-18
  • 2.1.1 Related experts and scholars on reception theory abroad16-17
  • 2.1.2 Related experts and scholars on reception theory at home17-18
  • 2.2 Studies on Lin Shu and his Translation Works18-23
  • 2.2.1 Related experts and scholars on Lin Shu and his translation works abroad19-20
  • 2.2.2 Related experts and scholars on Lin Shu and his translation works at home20-23
  • Chapter Three RECEPTION AESTHETICS ON LIN SHU’S TRANSLATION WORKS23-39
  • 3.1 Main Concepts of Reception Aesthetics23-27
  • 3.1.1 Horizon of expectation23-24
  • 3.1.2 Fusion of horizons24-25
  • 3.1.3 Aesthetic experience25-27
  • 3.2 Research on Lin Shu’s Translation27-31
  • 3.2.1 General features of Lin Shu's translation27-28
  • 3.2.2 Lexical level28-29
  • 3.2.3 Semantic level29-30
  • 3.2.4 Stylistic level30-31
  • 3.3 Reception Aesthetics and Translation Works of Lin Shu31-38
  • 3.3.1 Themes of the age and horizons of expectation31-35
  • 3.3.2 Fusion and expansion of horizons35-37
  • 3.3.3 The function of aesthetic experience37-38
  • 3.4 Summary38-39
  •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OF LIN SHU’S VERSION OF OLIVER TWIST39-58
  • 4.1 Charles Dickens and his Oliver Twist39-41
  • 4.1.1 Charles Dickens39-40
  • 4.1.2 Introduction to Oliver Twist40-41
  • 4.2 Trans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n Shu’s Version of Oliver Twist41-54
  • 4.2.1 Lexical level42-49
  • 4.2.2 Semantic level49-52
  • 4.2.3 Stylistic level52-54
  • 4.3 Analysis of Lin Shu’s Version of Oliver Twi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54-57
  • 4.3.1 Horizon of expectation54-56
  • 4.3.2 Fusion and expansion of horizons56
  • 4.3.3 Aesthetic experience56-57
  • 4.4 Summary57-58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AND DISCUSSION58-61
  • Works Cited61-65
  • Appendix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5-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刊首语[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马兵;林纾的矛盾——兼谈他与“五四”文学先驱者文学观念的异同[J];东岳论丛;2003年01期

3 黄幼岚;林纾与英国文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秦美娟;;如何看待创造性叛逆与林纾文学翻译中的“讹”[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郑钰;;爱情与契约:重读林纾的译作《吟边燕语》[J];语文学刊;2006年10期

6 江中柱;;林纾与台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吕东亮;;论作为散文家的林纾[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苏建新;;真诚勤勇的楷模林纾完美人格论略[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苏建新;;林纾文化论纲[J];黑龙江史志;2009年18期

10 王国伟;当世蒲松龄,古笔谱新曲——林纾短篇小说艺术新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以“林译小说”为中心论林纾在文学转型过程中的两难抉择[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以“林译小说”为中心论林纾在文学转型过程中的两难抉择[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吴慧坚;;翻译的价值:原作生命旅程的新开展——从本雅明的翻译观看莎士比亚作品汉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梁雪霞;;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of the Tourist Attraction——A Case Study of Lingnan Shuixiang[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5 杝善PI;;香港地S@翻媜概l羀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郭江涛;刘璐瀛;朱怀球;;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initiation mechanism in metagenomes[A];第四届全国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蒙晓虹;;A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Sentence Pattern Clash in E-C Translation[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8 ;Customs and Festivals of Guizhou National Minorities and Transl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符晓;;The Translation of Personal Names in Hong Lou Meng:A Comparison of Three Famous English Versions[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10 段袁冰;;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Criteria and Ideological Orientation[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苑;林纾和他的《修身讲义》[N];团结报;2010年

2 杨玲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林译的认同错位与文化调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田望生;严复、林纾与桐城派[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0年

4 青年学者 王学斌;另一半的“五四”[N];中国经营报;2010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马勇;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林纾[N];团结报;2010年

6 吴小如;近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部分[N];光明日报;2000年

7 高为;译著版本闲话[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张剑;辉煌而艰辛的使命[N];光明日报;2002年

9 王宁;全球后殖民语境下的身份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韩浩月;一道文化桥梁断了[N];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宏照;林纾小说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丽华;林纾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林元彪;文章学视野下的林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郭杨;林译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郑燕平;论全球背景下语篇翻译的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刘卫东;翻译伦理重构之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张晓雪;论翻译中的说服因素:理论溯源与实例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8 王璐;忠实与叛逆:葛浩文文学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王英鹏;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刘妍;文化与语言的跨界之旅:《庄子》英译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洋;从后殖民理论视角论林纾的翻译[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何君;多元系统理论下的林纾“不忠”翻译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3 岳文静;从译者伦理角度研究林纾的翻译[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4 罗秀英;规范与译者主体性—兼析林纾的翻译[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5 吴中华;“视域差”和“理想解释度”视角下的林纾误译初探[D];西北大学;2012年

6 李宁;改写理论视角下对林纾译本《迦茵小传》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丽芳;林纾《文微》探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8 吕永红;林纾译著《贼史》的接受美学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9 何红;多元系统理论视野下林纾的翻译[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于峰;林纾翻译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34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034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5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