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调丽人》翻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7-10-23 23:11
本文关键词:《蓝调丽人》翻译实践报告
更多相关文章: 《蓝调丽人》 对话翻译 修辞手法 创作与审美
【摘要】:本次翻译项目的文本选自美国作家、编辑韦斯·博伊德的系列小说中的《蓝调丽人》,小说文本来自其作者韦斯·博伊德的个人网站。出于对这部小说的浓厚兴趣与欣赏,译者选取相对完整独立的前三章进行翻译。这部小说展现了现代知识女性对自己灵魂、梦想的追求,广受读者赞誉,,却从未有中译本。为了让使东西方文学爱好者在思想和艺术的层面更好地交流,笔者尝试在文学的创作与审美指导原则下翻译这部小说。 虽然理想的翻译追求译文与原文的艺术对等,但从现实来说,译者只能追求译文与原文在艺术上的无限接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从思想上无限靠近原文作者,以译文无限接近原文的文学艺术美感为标准,分析原文中的艺术要素,然后用译入语对小说进行再创作,使译文的人物语言、文学修辞等在音形意、情感、意蕴、内涵、意象、风格上都与原文在美学上实现对称。 本翻译报告总共分为四部分:引言、文本翻译的指导理论、文本案例分析和实践总结。 其中引言介绍小说作者和作品风格、《蓝调丽人》主要故事内容、翻译准备工作与进度以及文本翻译的意义和预期目标;第二部分简要介绍笔者采用的创作译法和审美对称,并结合文本特点分析其如何在本文翻译中实现;案例分析部分首先归纳出文本的翻译重点,即应保持作品风格的连贯性和原文语言的鲜活;然后从对话措辞、情感靠近、长句重构、增删修辞、文化含义、音形意三美等方面对具体案例的翻译思路和翻译成果详加分析,总结翻译个例中的精彩与缺陷;最后在实践总结中,笔者总结了本次翻译过程中的种种心得,反思了翻译中的不足,并展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人员所应继续做出的努力。
【关键词】:《蓝调丽人》 对话翻译 修辞手法 创作与审美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致谢3-5
- Abstract5-7
- 摘要7-9
- 英语原文9-41
- 汉语译文41-65
- 翻译报告65-79
- 1 引言65-66
- 1.1 翻译文本的背景与内容65-66
- 1.2 翻译项目的准备与进度66
- 1.3 翻译项目的意义与预期目标66
- 2 翻译项目的支撑理论66-69
- 2.1 翻译项目的文本特点67-68
- 2.1.1 小说文学的特点67
- 2.1.2 《蓝调丽人》选段的文本特点67-68
- 2.2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与艺术审美原则68-69
- 3 项目翻译分析69-76
- 3.1 翻译的难点与相应策略69-70
- 3.1.1 翻译项目的难点与重点69
- 3.1.2 文本翻译的策略选择69-70
- 3.2 具体案例分析70-76
- 3.2.1 对话的翻译70-72
- 3.2.2 文学修辞的翻译72-73
- 3.2.3 长句的拆分与重构73-74
- 3.2.4 歌词翻译中的创作74-76
- 4 总结76-79
- 4.1 突破与不足76-77
- 4.2 启示与展望77-79
- 参考文献79-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会娟;;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现状与问题[J];中国翻译;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华;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858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085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