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通感的立体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10:48
本文关键词:艺术通感的立体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理联觉 心理移觉 艺术通感 艺术创作与欣赏
【摘要】:本文是受钱锺书先生《通感》篇中关于通感理论的启发,在陈育德教授的《灵心妙悟——艺术通感论》中“艺术通感”理论的影响下,在当今多学科背景下,对新时期以来的通感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述,试图从文艺学和文艺美学领域来进一步了解艺术通感。本文首先通过文学修辞与艺术通感的辨析比较来阐释艺术通感所具有的独特性,从而对艺术通感的独特魅力进行简单的述说;接着对艺术通感的内在构成进行剖析解说,以生理学的联觉和心理学的移觉为基础,对艺术通感的生理构成和心理构成进行挖掘,对艺术通感的构成形成立体化认识。最后联系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实际分析艺术通感在创作和欣赏中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效应,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具有一定的审美借鉴意义。本文认为艺术通感首先是以一般通感为基础的,并且是对一般通感所进行的精妙化和审美的升华,它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重要的生理和心理能力,也就是说艺术通感是在审美活动中各个感官感觉与感受互相激发、互相挪移的现象;生理联觉、心理移觉和艺术通感可以说是通感在不同学科领域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某种程度上,我们认为这三者构成了立体化的艺术通感系统,这正是本篇论文生成的着力点或试图存在的依据。
【关键词】:生理联觉 心理移觉 艺术通感 艺术创作与欣赏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0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1
- 第一章 艺术通感理论阐释11-20
- 1.1 艺术通感概说11-16
- 1.1.1 “通”与“感”的原始探析与发展11-12
- 1.1.2 艺术通感的辨析:文学修辞和艺术通感12-16
- 1.2 艺术通感的类型分析16-20
- 1.2.1 感觉挪移17
- 1.2.2 表象联想17-18
- 1.2.3 意象感通18-20
- 第二章 艺术通感的内在结构探析20-32
- 2.1 艺术通感的生理构成20-23
- 2.1.1 通感的生理学术语——联觉20-22
- 2.1.2 艺术通感的生理分析22-23
- 2.2 艺术通感的心理构成23-27
- 2.2.1 通感的心理学术语——移觉23-24
- 2.2.2 艺术通感的心理分析24-27
- 2.3 艺术通感的构成维度27-32
- 2.3.1 艺术通感与联觉28-29
- 2.3.2 艺术通感与移觉29-30
- 2.3.3 艺术通感的内部构成维度30-32
- 第三章 艺术通感的独特作用32-41
- 3.1 艺术创作中通感的表现功能32-36
- 3.2 艺术欣赏中通感的审美效果36-41
- 结论41-43
- 参考文献43-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47-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育德;灵心妙悟 感而遂通──论艺术通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尚晓明;再论“通感”[J];北方论丛;1997年01期
3 王玉民;李贺诗歌中的通感、幻觉和高峰体验[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4 陶淑霞;通感补说[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6年02期
5 覃光文;论审美通感[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何俐;;普通联觉与审美通感的比较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褚孝泉;通感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8 谭娅,陈宪年;试论通感在审美欣赏中的价值[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胡范铸;钱钟书的《通感》与陈望道的《官能底交错》[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10 彭玉康;;通感研究回望[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17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117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