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象

发布时间:2017-11-02 23:18

  本文关键词: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象


  更多相关文章: 民间美术 意象 审美意象 剪纸艺术


【摘要】:民间美术始于原始造物艺术,是一种传统的造型艺术。它以其简单自然的群众性,积累和传承的集体性,差异显然的地方性,审美与使用结合的工艺性以及自娱自乐的开放性,为现代社会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人文风俗提供了借鉴与参考,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本文从民间美术的界定及其意义讲起,从意象概述、审美意象、创作背景、精神内涵等方面深入探讨审美意象在民间美术中的显现。面对当今美术学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本文通过对传统美术中正确价值观、哲学观的挖掘,并借机呼吁人们正视传统艺术中的价值所在。 论文通过对民间美术创作中的构图、造型以及色彩的审美意象的分析,作者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对中国传统美术的了解,强化了形象的意念性对主观自我的心灵感召。民间美术的造型不同于西方传统的明暗画法,它“以意写神”,凭大胆的想象、浪漫的审美理想来表现主观意象,所表达的都不是视觉的真实,而是心理真实,是从现实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心理加工的认知形象。民间美术是一块沃土,当代美术学在其基础上生根发芽,汲取养分,开花结果,创造了许许多多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感的优秀作品。民间美术创作者受当代价值观、传统哲学观、社会文化风俗以及自身经历的影响,按照他们自身的审美意象进行艺术创作,巧妙运用人与自然,真善与丑恶,,对立与统一,虚实相生夸张等手法,创造出各种各样极具象征性和代表性的作品。
【关键词】:民间美术 意象 审美意象 剪纸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0
  • 1.基本论述10-18
  • 1.1 民间美术的界定及意义10
  • 1.2 民间美术的属性10-15
  • 1.2.1 简单自然的群众性10-11
  • 1.2.2 积累和传承的集体性11-12
  • 1.2.3 差异显然的地方性12-13
  • 1.2.4 审美与使用结合的工艺性13-14
  • 1.2.5 自娱自乐的开放性14-15
  • 1.3 民间美术的艺术风格15-18
  • 2.意象的解释18-22
  • 2.1 意的语源学含义18
  • 2.2 象的语源学含义18-19
  • 2.3 意象的描述19-20
  • 2.4 意象的审美趋向20-22
  • 3.审美意象22-24
  • 3.1 审美意象的历史生成及界定22
  • 3.2 审美意象的特性22-23
  • 3.3 审美意象的结构23-24
  • 4.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象24-38
  • 4.1 民间美术创作的文化背景24
  • 4.2 民间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24-26
  • 4.3 民间美术构图的审美意象26-27
  • 4.4 民间美术造型的审美意象27-33
  • 4.4.1 民间美术造型的文化起源及其审美意象28-30
  • 4.4.2 剪纸艺术的审美意象30-33
  • 4.5 民间美术色彩的审美意象33-35
  • 4.6 民间美术创作过程中审美意象的形成35-38
  • 结论38-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4-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南平;论散文审美意象的叠合式组构[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成迅;略论中国圣贤文化对民族审美意象的影响[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蒋继华,苍中洪;审美意象的现代性阐释——接受美学视角中的审美意象[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4 李艳;论消费社会仿像对审美意象的消解[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5 陈辉;从西方神话-原型批评到中华审美意象系统理论[J];学术交流;2004年12期

6 辛衍君;从“易象”到“审美意象”——中国古典审美意象的历史嬗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马慧茹;;当代回族小说的审美意象世界[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马慧茹;;当代回族小说中的审美意象与精神追求[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王怀义;;论审美意象的基本类型[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10 庞立丽;张进平;;浅谈审美意象下的汉字重构[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莫先武;;当代审美意象理论之反思[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李琼华;;审美意象趣味谈[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慧;;“真山水”:生意盎然的审美意象——郭熙《林泉高致》新探[A];东方丛刊(1999年第2辑 总第二十八辑)[C];1999年

4 高玉玲;;《诗经》情爱诗的审美意象与审美心理[A];诗经研究丛刊(第七辑)[C];2004年

5 孙秀玲;张薇;;一树梅花百首诗——自然美的多样性与审美主体差异性的和谐统一[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怀义;审美意象结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孟庆东;中国古典文学中“竹”的审美意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计珍;中国审美意象理论的历史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晓琴;以“自然”为审美意象的传统筝曲及其审美追求[D];武汉音乐学院;2014年

5 葛明静;古典文学中芙蓉的审美意象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董晓华;生态批评视域中的审美意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永全;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与诗歌审美意象的生成[D];河南大学;2006年

8 黄佳瑜;尊重感受[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133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133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d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