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叙述的意识形态性及其超越——基于利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讲座》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11-03 22:03

  本文关键词:叙述的意识形态性及其超越——基于利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讲座》的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保罗·利科 叙述 意识形态 乌托邦 想象


【摘要】:本文旨在以保罗·利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讲座》一书为研讨平台,分析利科如何细读马克思经典文本,提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辩证法思想,并以此构成其叙述诗学的反思维度。叙述在赋予事件逻辑结构的同时,成为一种将对象合理、合法化的过程,从而"歪曲"了现实的本来面貌。但利科指出当表象成为绝对的"歪曲"之前,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人的物质活动和语言活动的一部分,一种"现实生活的语言"先于"歪曲"存在。乌托邦并非天然地属于意识形态,文学乌托邦具备一种"自反性结构",我们以之重新审视在现存秩序中扮演的角色,乃至秩序本身,成为显现未来事件的希望。本文试图呈现利科如何在充分的"漫长迂回"(le long détour)中完成了对意识形态、乌托邦及其叙述中介的深度诠释,肯定了只要人是能想象、能书写、能叙述、能行动的主体,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就存在更新和实践的可能性,这构成了对流行的意识形态、乌托邦终结论的有力回应。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4
【正文快照】: 正如卡尔·希姆斯(Karl Simms)所言,保罗·利科(Paul Ricoeur,1913—2005)可能是当代涉猎最广的学者之一(Simms 1),从宗教、圣经研究到历史、文学批评、精神分析、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他的著述总是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用反思和辩证的姿态加入对话,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开会;;真实的虚拟与虚拟的真实——利科对宗教的解读[J];文史哲;2007年02期

2 刘开会;;历史的模拟与模拟的历史——利科历史观探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2期

3 方芳;;在时间与叙述之间——评伏飞雄《保罗·利科的叙述哲学》[J];符号与传媒;2012年01期

4 张震;;走向隐喻的真理——利科隐喻哲学的基本问题[J];红河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刘开会;;认识你自己——利科的主体观解读[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伏飞雄;;“辩证法”与“对话”的思想大师——利科哲学思想个性探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7 陈赛虎;;利科语言哲学观特征论析[J];北方论丛;2013年02期

8 姚满林;;论利科的象征概念[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01期

9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答中国学者问[J];哲学动态;1999年11期

10 林子淳;;利科两篇吉福德神学讲演之析读——作为其自我寻索现象学的说明案例[J];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3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开会;;真实的虚拟与虚拟的真实——利科对宗教的解读[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开会;;利科的历史观探析[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3 刘开会;;认识你自己——利科的自我观解读[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牟春;;诠释学视野下的意识形态概念——利科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思考[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5 牟春;解建峰;;分殊世界,共同关切——现象学和马克思主义对话的广阔视野[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国滢;利科的法学维度[N];法制日报;2007年

2 啸天 编译;澳大利亚校长伊恩·利利科呼吁:给男生以特殊关照[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复旦大学哲学系 汪堂家;保罗·利科:一书一世界,,一字一文心[N];社会科学报;2005年

4 康慨;法国大哲学家利科去世[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李有观 编译;美苏曾在朝鲜海域无声过招[N];中国国防报;2010年

6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姚满林;文本概念:打开利科诠释学大门的钥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杜文娟;“专利孵化”成黑中介新“业务”[N];人民日报;2006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郑苒 编译;意大利荷登写作学校吸引民间投资[N];中国文化报;2013年

9 庄振华(复旦大学哲学系硕士生);打开“多样性与希望”的公共空间[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10 ;美酝酿对朝新策略:不弃和谈[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江向东;对时间性问题之叙事解说——保罗·利科《时间与叙事》中的时间性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2 赵娜;保罗·利科语义想象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韩梅;自身与他者的辩证关系[D];复旦大学;2012年

4 王金凤;保罗·利科诗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高栋梁;论保罗·利科的主体理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谢诗思;论保罗·利科对弗洛伊德主义主体观的解读[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3 林济东;隐喻与存在—利科的诠释学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彭翠;保罗·利科的叙事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5 王猛;理解程序论:利科解释学思想研究论稿[D];兰州大学;2006年

6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莉莉;谎言与真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李敏;走出自我,获得自我[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38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138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1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