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学理论的创新问题

发布时间:2017-11-07 02:05

  本文关键词:文学理论的创新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理论 中国制造 本土文学 奥尔巴赫 人文学科 列时 学科化 中国传统思想 价值理性 大叙事


【摘要】:正随着中国崛起,一个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转变正在发生。在人文学科领域尤其是文学理论界,人们有一种深感某种理论原创力不足的焦虑。当中国经济对全球产生重要影响时,当中国的科技论文产量走在世界前列时,我们的文学理论却还靠着东渐之西学度日,如此鲜明的反差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文学理论工作者的警醒与反思。从近代以来的长时段看,我以为本土文学理论仍处于某种"过渡期",具有一系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随着中国崛起,一个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转变正在发生。在人文学科领域尤其是文学理论界,人们有一种深感某种理论原创力不足的焦虑。当中国经济对全球产生重要影响时,当中国的科技论文产量走在世界前列时,我们的文学理论却还靠着东渐之西学度日,如此鲜明的反差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国庆;萨义德论知识分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汪杨;“飘”年代的女性物语——对林白小说的再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陈占彪;;王的诤臣——胡适论知识分子的角色及使命[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4 郭丹;;漂泊在失忆之城里的“外省人”——从“外省人”的写作身份比较朱天心、林白的小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5 阎敏;;想象的真实——简谈“丰收成灾”小说的现实主义的真实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6 张娴;;身份定位、性别意识与自我奔突——谈丁玲《在医院中》的创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7 姜会永;;行走在“边缘”——30年代林庚自由诗内容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8 吴国杰;;流亡知识分子的个人文化倾向——亨利·詹姆斯和詹姆斯·乔伊斯对比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9 张隽;;身份的焦虑——处于边缘的《青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10 李冠华;何妍;;虚构与现实——略萨小说诗学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勇;;从知识分子文化到知道分子文化——大众媒介在文化转型中的作用[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梁迎春;;论鲁迅杂文中的理解诉求[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勇;;学者上电视与知识分子的缺席——以《百家讲坛》为例[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4 林铁;;媒介知识分子:公共性与议程设置[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白草;;张承志视野中的鲁迅形象[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丁国旗;;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的理论思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陈占彪;;论知识分子的专业性与公共性[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8 马丹丹;;流亡者的“想象共同体”——改革开放30年流亡电影的中产阶层意识[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9 倪稼民;郝宇青;;从建构到失语——社会变迁中布尔什维克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黄知伟;;儒家理想人格对构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理论的借鉴意义[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晓辉;“美国公众的良心”[D];湘潭大学;2010年

3 孙潇雨;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突围和迷惘[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冉;灵魂的叩问与救赎[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唐洁;流浪方舟[D];江南大学;2010年

6 吴凝眉;危机与拯救:戴维·洛奇的小说主题[D];南昌大学;2010年

7 谢春平;惩罚与拯救[D];南昌大学;2010年

8 陈海红;论萨义德的文学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佩;王蒙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惠;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中的犬儒主义倾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化研究对文学理论的挑战[J];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04期

2 傅安辉;文学理论的学科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董学文,李龙;文学理论:知识还是方法?[J];理论与创作;2004年01期

4 李胜利;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文学理论教程》[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5 金惠敏;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一种元文学或者文论“帝国化”的前景[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03期

6 金惠敏;文学理论“帝国化”与元文学的可能[J];理论与创作;2004年02期

7 董学文;“文学理论学”构建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唐文吉;“文学理论学”的价值与意义——评《文学理论学导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李春青;我们还需要不需要文学理论?[J];人文杂志;2004年05期

10 赵文;通向文学理论的理论——评《文学理论学导论》的理论建构[J];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鹏程;;文学理论跨学科[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王元骧;;文学理论能“告别”吗?[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3 董学文;;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回顾与反思的几个问题——纪念改革开放30年[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4 冯巍;;文学理论:作为研究对象[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5 杨伯特;;近30年文学理论的“他者化”及其产生的问题[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6 金永兵;;近30年我国文学理论的拓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钱中文;;文学理论:在新世纪的晨曦中[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马龙潜;高迎刚;;“文学理论学”的生成逻辑及其现实意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陶东风;;文学理论:为何与何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10 梁巧娜;;文学理论资源刍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建平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马建辉;文学理论:回归与转向[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王宁;面向新世纪的文学和文学理论[N];文汇报;2000年

4 邢建昌;90年代文学理论的发展[N];文艺报;2000年

5 黄应全;立场意识[N];文艺报;2001年

6 刘斯奋;我们是否还需要文学理论?[N];文艺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石一宁;为文学理论“难题”寻“新解”[N];文艺报;2004年

8 ;关于大学文艺学教学与教材改革的构想[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崔立秋;文学理论遭遇危机了吗?[N];河北日报;2006年

10 邢建昌;文学理论三十年的知识演进[N];文艺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雄平;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1928-1936)[D];暨南大学;2006年

2 黄崇超;从与文化、艺术关系的演进看中国文学理论建构[D];山东大学;2010年

3 谢旭;王学与中晚明文学理论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宫铭;经验和语言——实用主义文学理论转型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坤尧;危机:文学理论的正常状态[D];郑州大学;2005年

2 郭敏;隐蔽的成规[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冯庆;约翰·塞尔与文学理论[D];南京大学;2013年

4 柴瑜;对童庆炳三版《文学理论教程》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董雪萍;叶以群的文学理论思想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3年

6 陈蕾;朱自清文学理论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耿荣清;走向自由,,永远的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8 陈粤;回到文学本身——大文化研究批判[D];吉林大学;2004年

9 齐晴晴;萨特文学理论思想对当代文论的启示与意义[D];山东理工大学;2013年

10 王炜芳;语言论转向的两条路径及其对文学理论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50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150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d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