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指标分析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21:33

  本文关键词: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指标分析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评价 高校教师评价 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摘要】:日前,国内学术界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指标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照搬其他类型高校教师评价理论的多,创新发展的少:经验性总结的多,理论构想少,尤其是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指标史是缺少系统性,且研究的方法不新,大都是运用资料搜集法,根据个人的经验得出结论,迄今极少有人针对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的指标选取和指标权重设计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因此,得出的研究结论也缺乏科学的依据。 本文从评价主体的视角来看待艺术类高校教帅评价指标构建和指标权重的设计问题,认为对艺术类高校教师的评价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过程。以艺术类高校教师群体(教学、科研和创作人员的集合)为研究对象,通过解剖艺术类高校的特点,全面分析艺术类高校教师本体的特征,归纳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的指标要件有哪些,并分析出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同时列出所有可能属于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的指标,通过专家咨询并反馈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确定问卷的信效度,向艺术类高校教师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层次分析法、标度法等研究方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经过实例对比证实本文所研究的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符合客观实际,具有公正、准确的优点。 本文研究发现,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细化教师分类,针对不同类型教师进行评价;不同类型的艺术类高校教师在评价指标的权重上有不同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因为每类教师所处阶段不同造成,我们只有将这样的差异尽可能的从用数字表现出来,才能更科学地、发展地去对艺术类高校教师进行评价,这样也将更有利保证艺术类高校的健康蓬勃发展。 教学型教师以教学方面指标为主要考查点,科研及创作的指标权重比教学方面的指标权重略低。在教学方面主要以教学质量和教学数量的关注为最基础,再针对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将重心转移到教学成果和教学改革等其他方面。 科研型教师以科研方面指标为主要考查点,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方面的指标权重也不低,也就是说科研型教师关注教学方面的力度也不小。在教师的不同阶段来看,论文著作的数量和质量是最基本的关注点,教师成长之后会加大对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的关注。另外到教师成长到一定阶段,就会看重其在团队中所作的贡献和持续性发展。 创作型教师是在完成相应教学量后是以创作为主要考查。跟科研型教师相似的地方在于,这类教师也是以教学为最基本考核点,在教学之外,我们更加关注其艺术创作的数量和质量。在教师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开始关注于创作与社会的融合以及是否能有成果的转化。 本文提出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不仅仅适用于艺术类高校教师的评价,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这也解决了某些特殊的具有专业针对性的高校教师评价问题。在高校教师评价的管理范畴内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1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永红,黄天元;教师评价研究的缘起、问题及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钟宇;左文龙;;浅析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师评价机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3 左文龙;;我国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主要问题和几点建议[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3期

4 许跃宇;;基于系统论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新探[J];大学(学术版);2010年05期

5 马忻;;从评价过程看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7期

6 许月明;李维军;闫岭;;对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的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年01期

7 仲丽娟;;回归教育智慧——基于均衡教育视野下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12期

8 张丽娟;庄志彬;;研究型大学落实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年12期

9 唐善梅;裴育;;美国教师评价研究对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启示[J];继续教育;2010年06期

10 郑英姿;;北京大学科技论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党传升;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54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154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7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