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微时代”文化批评何为

发布时间:2017-11-11 21:30

  本文关键词:“微时代”文化批评何为


  更多相关文章: 微写作 消费主义 微平台 文化批评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微写作"风生水起,"微时代"呼之欲出。"微写作"具有以下特征:写作的形式化和即时性、内容的碎片化和消费性以及参与群体的部落化与草根性。"微时代"的来临,给文化批评界提出了新的挑战。批评界要面对这一现实,深度参与到"微平台"的运作中去,使自己和批评对象处于同一语境;要关注微平台的热点话题,努力去担当"意见领袖";适当调整自己的写作笔法,探究如何化艰涩为直白、化深奥为浅显,努力建构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互动的平台和桥梁。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I06
【正文快照】: 时代之名的更迭,正是对现实中社会文化形态转变的理论呼应。每一个以时代冠名的文化进程,都有着与之相伴的文化诉求与文化范式。微博、微信的风行,微小说、微电影、微童话、微评论的风生水起,正是“微时代”来临的重要文化表征。何谓“微时代”?有学者如此界定:“微时代是以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群;;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J];青年记者;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世华;韩翠丽;;“微出版”初探[J];编辑之友;2011年10期

2 周蔡敏;;浅议数字传播的发展趋势——由微电影盛行引发的思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朱琪;;“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大学教育;2013年09期

4 楼坚;郑欢;孙越;;微时代的典型人物传播模式及效果研究——以钱江频道“浙江骄傲”人物评选活动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年09期

5 彭兰;;群氓的智慧还是群体性迷失——互联网群体互动效果的两面观察[J];当代传播;2014年02期

6 胡秋雯;王贞子;;“微”时代的困惑与恐惧[J];今传媒;2014年04期

7 吕璇;;微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特征与治理研究[J];今传媒;2014年05期

8 蔡军;;电影广告的传播方式探析:从植入式到定制式[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2期

9 邓攀;谭磊;;高校乒乓球俱乐部教学方式创新研究——乒乓球“微课”教学方式的理论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35期

10 陈艳艳;;试析微时代背景下的警察文化建设[J];警官文苑;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鲁先锋;网络背景下的政策议程设置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2 华进;云之话语,钟之逻辑:叙事学视域下的网络新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邵鹏;媒介作为人类记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4 周巍;数字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5 张华;当代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王璐;网络谣言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琼;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2 庞乐;微博客的审美学研究及其意义[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丁波;微博微力量的哲学思考[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4 马彦皎;从微电影话语规则的现状看其发展与未来[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5 陈圆;“微时代”语境下的系列微电影的价值取向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6 杨思佳;3G直播下记者的应对[D];吉林艺术学院;2012年

7 董永亮;涉官舆情热点事件网络评论倾向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冯伟;官员微博传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任一奇;微博谣言的演化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梁洁;官员舆情危机事件应对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良荣;沈小根;;手机3G技术背景下的中国传媒业发展前瞻[J];新闻记者;2009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云;寻找一种温和而究竟的文化批评[J];佛教文化;2002年01期

2 杨剑龙;;关于文化批评在中国可行性的讨论[J];粤海风;2003年04期

3 程金海;中国语境中的文化批评之反思[J];江淮论坛;2004年01期

4 涂昊;论文化批评的批判性[J];理论与创作;2004年01期

5 周思芳;;语言文化批评[J];才智;2008年23期

6 杜元杰;韩韬;;语言文化批评概述[J];淄博师专学报;2008年02期

7 王天保;;文化批评的中国境遇与传统意蕴[J];文艺评论;2011年03期

8 王晓路;;文化批评:为何与何为[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9 蒋磊;;“文化批评与公共领域的建构”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探索与争鸣;2011年06期

10 黄卓越;;文化批评转轨的语域及困境[J];探索与争鸣;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裳裳;;人文关怀:马克思文化批评的反思性[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曾军;;文化批评的当代转型与文艺学的学科重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3 曾军;;文化批评的当代转型与文艺学的学科重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4 周平远;;从科学批评、社会批评到文化批评——百年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内在理路与前景[A];东方丛刊(2002年第3辑 总第四十一辑)[C];2002年

5 赵勇;;文化批评:为何存在和如何存在——兼论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三次转型[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锦璐;“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批评[N];广西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黄玮;文化成长需要“文化批评”[N];解放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陈原;面对微博 文化批评怎么办[N];人民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李舫;“文化批评,我拿什么拯救你”[N];人民日报;2011年

5 毛时安;文化批评要讲“人话”[N];人民日报;2012年

6 记者 陈香;人文学者如何介入社会文化批评[N];中华读书报;2012年

7 张景超;文化批评如何更贴近文学[N];文艺报;2012年

8 陈源;文化批评与西方语境[N];中国文化报;2003年

9 林精华;大众文化批评在俄罗斯[N];社会科学报;2002年

10 吴炫;当前文化批评的五大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斌英;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D];四川大学;2007年

2 杨丽娟;原型理论与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的文化批评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邵珊;威尔逊的文学与文化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伟伟;大众文化批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2 辛晓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批评简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龙新;文化批评的三种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永民;90年代中国文化批评[D];南昌大学;2005年

5 陈源;20世纪90年代文化批评刍议[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朱俊楠;《三角洲婚礼》的文化批评[D];河南大学;2013年

7 贺丽;诺思洛普·弗莱:文学理论视域中的文化批评[D];湘潭大学;2007年

8 卢健;中国九十年代大众文化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军;当下新诗口语化写作的文化批评[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莹;《梦娜在希望之乡》中的犹太情结[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72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172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3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