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基于翻译风格论的《宠儿》两个中文译本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7 15:19

  本文关键词:基于翻译风格论的《宠儿》两个中文译本的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风格翻译 风格可译性 形式标记 非形式标记 比较


【摘要】:在文学作品中,风格是一种精神风貌,它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特点,包括作者如何遣词造句,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段,,以及如何谋篇设计文章结构等。作为连接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桥梁,文学文体学借助语言学的方法论来阐释作者怎样通过对语言的选择来表达以及加强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是文学批评中更为客观、科学的理论途径。所以风格作为一部作品的重要特征,应该被纳入译者和研究者的考虑范畴之内。然而,由于风格是作者个人性格、文学素养、创作爱好、写作素质等的体现,受到文化、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译者很难和原作者有共同的经历和体会,所以风格的翻译是不容易实现的。 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充分体现了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感情,对于莫里森的研究在中国方兴未艾,《宠儿》的写作包含了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描写风格使用了隐匿式叙事和象征性潜隐叙事法,采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给人以丰富的情感体验。王友轩先生是国内第一个翻译《宠儿》这部作品的翻译家,之后又出现了潘岳,格雷版本,这两个版本翻译都各有千秋,译者都试图为目的语读者呈现原作者的风格和感情。所以本文选取《宠儿》的两个中译本,应用刘宓庆的风格翻译理论对原文中典型案例的翻译进行研究,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获得新的视角,对刘宓庆的理论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 本文首先介绍了风格和风格翻译的发展历程,其中涵盖了中外理论家对风格和风格翻译的重要观点及认识。之后介绍了本文的理论框架:刘宓庆的翻译风格论。刘宓庆认为:风格是可以认识的,手段是掌握风格标记体系,对原作进行结构和体势的分析,掌握风格标记的频度。接下来本文重点分析了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背景以及它的两个译本,根据翻译风格论提出的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具体对比分析了两个译本对于风格的不同处理。最后,得出结论,在翻译的过程中遵从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的分析,可以有效掌握和传递原文的写作风格和美学,有利于译文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和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傅敬民;论译者的个性问题[J];上海科技翻译;1997年04期

2 刘宓庆;翻译风格论(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3 林玉鹏;标记理论和文学翻译的风格标记[J];中国翻译;2002年05期



本文编号:1196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196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b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