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现代性观念中动态图像对图像祛魅化的转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4 04:01

  本文关键词:现代性观念中动态图像对图像祛魅化的转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动态图像 绘画 现代艺术 祛魅


【摘要】:图像艺术作为不同时期人类的精神文化的缩影,为我们人类展示出各个时代独特而又珍贵的视觉信息。面对整个世界、自然和纷扰的人类历史,1897年保罗高更的绘画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where do we come from?what are we?where are we going》)展示了我们对于人类本质的追问。穿越艺术的魅影时空看图像艺术的发展变迁,我们领略到从视觉图像表达到感受人与世界关系的种种不同。人类不断升级,实用、功利和欲望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来共同驾驭人类历史的发展。我们需要不停地思考与分析绘画遭遇摄影、印刷以及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所带来的历史必然性。图像艺术的发展变化以及艺术未来的趋向与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缩影的动态图像艺术的发展变化和趋势密切相关,动态图像艺术能够更加丰富时代的视觉信息。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宗教以及神秘性在此担任了媒介剂或者说是催化的作用。中国文化讲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那么祛除图像信息的神秘性就成为了必然。目前在全世界的范围里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重点放在波普文化对于现代绘画的启示与促进,以及让绘画重新回到了绘画的本身。本文也是从这个层面加以整理与综述研究的。 本文将会结合人类学、艺术学、图像学、哲学、美学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西方绘画史、西方摄影史、中国印刷史、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史进行综述、分析和论述。具体分为三个层次,旨在解决图像祛魅化是如何对现代艺术产生积极影响的问题: 首先,绘画作为人记录和观看世界的视觉方式,一直伴随着人类与社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和审视绘画艺术以及艺术变迁呈现出的阶段性变化的现象。其次,,摄影术作为1839年出现的改变人类历史的艺术形式,与绘画并称为人类记录视觉形式的两大方式,但是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绘画从主流的记录形式地位已经逐步式微,摄影术则生机勃发,引领着一个全新的图像形式时代,而动态图像(电视、电影、网络)作为摄影术发展的一个产物已经逐步成为主导。最后,祛魅作为马克思韦伯在“世界的祛魅”一语中提出的词汇非常符合前两者的发展与变化史,也将会成为研究两者转化的重要途径及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110.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祥;;道德的附魅与埅魅[J];道德与文明;2010年03期

2 何淑英;;马克斯·韦伯的遗产与启示——试论生态批评的信仰之维[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钱旭初;;历史“背影”的叙述与策略——从艾伟长篇小说《风和日丽》谈起[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4 韩建磊;孙传浩;;社会转型期高校公德教育问题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3年11期

5 庄树宗;;政治合法性的埅魅:论破除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霸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03期

6 董占军;摄影术的发明对十九世纪末欧洲绘画的影响[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徐可超;;墨子社会思想的理性色彩与其“非乐”论的埅魅性质[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8 张爱红;;埅魅与返魅:炒作时代艺术价值的经济学论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段祥贵;;本雅明灵韵理论的文学人类学阐释及诗学价值[J];河池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10 蒋国保;;儒学当代复兴及其路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本文编号:1220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220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1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