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博理的特殊文化身份透视其翻译思想
发布时间:2017-12-04 14:10
本文关键词:从沙博理的特殊文化身份透视其翻译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转向 译者主体性 文化身份 西德尼·沙博理 翻译思想
【摘要】:纵观古今中外的翻译研究领域,大多数学者都将研究的落脚点放在翻译理论、翻译学及翻译史的研究上。而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却始终处于一种鲜人问津的境地,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相应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作为翻译领域保证翻译工作顺利进行的译者始终处于边缘化的地位。随着20世纪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出现,翻译研究不再是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文字符号之间的转换,而是被置于更为广阔的背景下,这使得我们得以从全新的角度对翻译领域进行研究。由此,对于译者文化身份的研究亦提上日程,,作为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全新视角,文化身份在整个翻译过程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不论是文本的选择还是翻译策略的运用等都承载着译者文化身份的印记。对于译者文化身份的探究无疑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块崭新的天地,并促进翻译研究向纵深延展。 本文以上述理论背景为依据,对翻译领域一位极其特殊的华籍美裔翻译家-西德尼·沙博理进行个案研究。探讨了翻译家的文化身份与其翻译活动之间的关系。西德尼·沙博理是一位非常多产的翻译家,在中国从事翻译的半个多世纪,他翻译了许多部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如施耐庵的《水浒传》、巴金的《家》、茅盾的《林家铺子》、《春蚕》,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本文试图通过对西德尼·沙博理的特殊文化身份进行分析,进而剖析该特殊文化身份对于其翻译活动及翻译思想的影响,以期从文化身份的视角重新审视西德尼·沙博理的翻译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彦仕;;译者文化身份的杂糅性——以林语堂为个案[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刘彬;;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赵武平;一个美国犹太人看二战——著名翻译家沙博理访谈录[J];科技文萃;1995年07期
4 李晶;;翻译与意识形态——《水浒传》英译本不同书名成因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1期
5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6 潘文国;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J];中国翻译;2004年02期
7 魏小萍;“主体性”涵义辨析[J];哲学研究;1998年02期
8 王晓燕;;翻译家沙博理的文化身份与翻译行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志杰;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51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251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