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当代艺术的展示语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4 17:26

  本文关键词:当代艺术的展示语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艺术 展示 语境 研究


【摘要】:在经典艺术中,无论是雕塑,还是绘画,或者其他某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展示和传播作品的方式都较为简单,即视觉传达:放置在那里,观众在周围一定距离内欣赏。自杜尚始,艺术从架上走到架下,艺术作品的形式开始多样化,而白南准等多媒体艺术家作品的产生,声光电技术的应用,使视觉以外的感知参与到艺术体验当中。具有实验性的当代艺术快速发展,和高科技媒介终端、技术的互相作用,博物馆、美术馆的蓬勃建立,都对展示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那种在一定空间中放置作品,辅以灯光环境,已经不能适应当代艺术案例表现,而当代艺术展示的主体也未必是实体物件,怎样传达意念,设置、营造场景,成为新的命题。文章试图在中外当代艺术个案中做方案归纳,初步探讨当代艺术的展示方法。由于当代艺术家个案浩如烟海,采样主要选取中国当代艺术代表艺术家和部分展示效果独特、影响观众心理感受的国外艺术家作品作分析。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数字化背景下的展示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NZYQN02
【分类号】:J05
【正文快照】: 新世纪以来,当代艺术的如火如荼,艺术品商业价值的高额货币化,新的现代媒介终端、多媒体技术的火山式爆发,博物馆、美术馆的蓬勃建立,都对展示设计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展示设计,是在一定空间中,营造灯光、色彩、模型环境,对物品作展示;但在当代艺术案例中,展示的主体未必是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淦;谷文达的《联合国》[J];美术观察;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岩;;设计风格的兴起所引发的思考——以artdeco的发展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2 王麒钧;;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雕塑中再现的形式[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3 李馨;;解读村上隆带给当代艺术的反思和启迪[J];中国美术;2011年04期

4 成联方;;从价值论原则看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钟刚;;当代艺术中国延伸[J];当代文坛;2008年06期

6 张雅;卢华国;;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看西方“文化帝国主义”[J];电影文学;2009年23期

7 夏国富;;试论当代艺术与动画的结合[J];电影文学;2012年13期

8 邱强;陈小碧;;当代中国主流电影症结剖析——以电影《夜宴》为例[J];电影评介;2008年17期

9 蓝庆伟;;“形影不离”——谈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史家与画廊发展的关系[J];大艺术;2007年02期

10 陈乃超;;二战后美国艺术批评与工作室手工艺的联盟策略——以彼得·沃库斯为例[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耀昌;;“滑铁卢”意味着什么——跨文化、跨门类作品解读中的主体[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李冰;;谈当代群众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3 葛士恒;;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资本争夺战——对“中国符号”热的再探讨[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温展力;音乐视野中的观念艺术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3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陈蓓洁;艺术·真理·现代性批判[D];复旦大学;2007年

5 刘立宇;新媒介与中国当代艺术变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6 皮力;从“行动”到“观念”[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7 孙晓艳;艺术与技术的辩证法[D];复旦大学;2010年

8 刘翔宇;中国当代艺术品交易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何振科;布丢文化资本理论与文化创业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周莹;论机械图像时代的绘画[D];西安美术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铮铮;中国当代艺术中艳俗因素研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甜甜;论福建当代油画的发展及特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旭;二战后美国色域画派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刘焕娜;中国当代艺术对时尚的追求及衍生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瑞华;中国画廊业发展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冯知军;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关于当代艺术的当代性问题讨论[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8 袁凤;现成物的解读[D];汕头大学;2011年

9 李玉涛;论油画艺术中的主观性色彩[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麒钧;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雕塑中的再现[D];吉林艺术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天舒,薛守田;现实的选择──散议创作课教学[J];美苑;2000年05期

2 周克平;试论西方丑的艺术的形成及美学意义[J];广西师院学报;2000年01期

3 李毅峰;;我的艺术观[J];国画家;2000年03期

4 邓瑶;超越:艺术语言主体精神自由的创造[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5 韩振宇;浅谈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和手段[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赵榕树;艺术:真情与自然的融合[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钱万民;艺术语言和科学语言表情达意的区别[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汉风;祁海峰的艺术世界[J];美术观察;2002年12期

9 张凤娟;论艺术语言和社会意识形态[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年06期

10 王枫;现代金工艺术表现语言探索[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欣淼;;关于艺术的民族性与艺术交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李敏;;创新设计中民族艺术语言应用的一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陈文武;;对当代艺术与地域美术的思考[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启军;;创造:书籍设计者的使命[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5 李安乐;;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精神图式关怀——丁方及高氏兄弟九十年代艺术的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陆玉麒;;书法艺术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7 苏典娜;;从徐冰看当代艺术的“后殖民批评”[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陈向兵;;“精度抽象”:未来艺术的一种可能——以钟曦作品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9 李全;;艺术设计中形象思维的特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10 王建玉;;区域概念的当代艺术,后人一步的命运?——以西安当代艺术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收藏家、艺评家、大连万达集团艺术品投资负责人 郭庆祥;伪艺疯狂[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刘伟冬邋居其宏 方仪 沈义贞;通过中国艺术塑造“艺术中国”[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特约记者 舒洁邋实习记者 薄婷婷 姜梦醒;凝眸艺术世界:色彩与旋律是两个翅膀[N];国际商报;2007年

4 朱其;作为拯救的艺术[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郭持宝;对当代艺术语言浅思[N];大众科技报;2008年

6 荣剑;第三空间:抽象艺术的中国力量(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7 ;道沿圣以重文 圣因文而明道[N];文艺报;2009年

8 ;当代艺术的意义何在[N];解放日报;2009年

9 王文章;“写实画派”的价值[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文化部副部长 王文章;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建构[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莎;艺术在别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秦政;价值·生活·想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谷涛;体验的逻辑—现象学视野下的美术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泰然;变化的宇宙观:中国艺术精神再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曾令香;多元互动: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6 赵军;再议摹仿与米梅西斯(mimesis)[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7 王琰;迟暮的玫瑰[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8 邵军;唐代书画理论及其审美观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9 黎旭;自由观看[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10 沈军;拟真语境下超真实与超绘画互动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大棠;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的“观众”与“西方”[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2 孙婧;卡通艺术的精神家园[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明元;诗意的艺术语言与语文教学[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洪毅;“观念”介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艳俗艺术的社会指向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育彬;普通语言与艺术语言的功能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翟应增;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刚;艺术语言的言语生成机制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邱渊;艺术语言与审美体验的互动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叶萍;“气韵”与“韵律”[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吕亚萍;论艺术语言的弹性美[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51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251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3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