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激进的视觉性——社会转型期的先锋艺术

发布时间:2017-12-05 17:31

  本文关键词:激进的视觉性——社会转型期的先锋艺术


  更多相关文章: 先锋艺术 艺术创造 媚俗化 体制化 审美趣味 审美观念 前卫派 谷文达 政治波普 文化殖民主义


【摘要】:正在审美趣味上,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也是一个糟糕的时代。说它美好,是因为艺术家在审美观念和艺术创造上获得了空前的自由;说它糟糕,是因为艺术失去了批判的激情,不断陷入了产业化、体制化与媚俗化的陷阱。先锋艺术的黄金时期似乎一去不返了。高名潞不无感叹地说:"20世纪80年代的理想主义前卫和90年代初的消极前卫都已经消亡。"(1)不过,在写悼词之前,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先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视觉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2JZD01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05
【正文快照】: 在审美趣味上,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也是一个糟糕的时代。说它美好,是因为艺术家在审美观念和艺术创造上获得了空前的自由;说它糟糕,是因为艺术失去了批判的激情,不断陷入了产业化、体制化与媚俗化的陷阱。先锋艺术的黄金时期似乎一去不返了。高名潞不无感叹地说:“20世纪8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思和;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朝;;寡居体验、童年创伤与隐藏欲望——汤吉夫小说《从早到晚》主题探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郭磊;李婕昕;;媒介图腾——“杰·阿尔弗莱特·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视觉文化[J];长城;2011年08期

3 赵建华;黄志坚;;韦伯的价值问题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刘易平;;文化自觉:照亮中国基础教育理性化阴影之灯[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王秀华;;责任伦理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6年01期

6 陈维维;;教学技术的艺术之“魅”[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7 张涛甫;;范伯群教授的文学史“革命”[J];东吴学术;2011年03期

8 李楠;;京沪两地晚清、民国小报的语言文化现象[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胡永保;;事实与价值之间的二律背反及其调和——基于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理路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10 王锟;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晓兰;;现代派文学与大都会——从波德莱尔的“游荡”到卡夫卡的“睡眠”[A];都市文化研究(第8辑)——城市史与城市社会学[C];2013年

2 周计武;;先锋艺术的“雅努斯面孔”[A];江苏省美学学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邓磊;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吴岚;“世界文学”视域下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张寒凝;现代家具的色彩意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张克芸;“变形”抑或“被解除变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王天红;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8 叶青青;从农村办报走向城市办报:中共执政初期的党报新闻制度构建[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李春玲;1949年以来中国教育理想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莉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洁;《追忆似水年华》中的时空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俊;恐怖电影背后的文化价值[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文敏;高校教师学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洁琼;后现代主义视域下品钦作品的独特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刘春静;西方绘画中的东方元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6 却景好;论五四新诗的民间性[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昱;论E.B怀特幻想小说中的动物[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薇薇;朝圣者的灵魂—解读叶芝及其诗歌[D];云南大学;2011年

9 李祖德;4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启蒙叙事和现代性话语[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尚琳琳;论九十年代散文的现代性[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乐帅;消失的实验——先锋艺术之我观[J];丹东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2 李建平;中国当代先锋艺术的必要性及危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刘淳;;中国先锋艺术的全新图标——读鲁虹新作《越界:中国先锋艺术》随想[J];艺术评论;2006年04期

4 何华明;;当代中国先锋艺术的困境[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5期

5 傅华;;在悖论中生长的先锋艺术[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葛跃;;先锋艺术的“自反性”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刘建平;;解构与重塑——后现代视野中的中国先锋艺术[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王美艳;宁丹华;;论中国先锋艺术的创作策略[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张小平;;论先锋与先锋艺术[J];理论与创作;2009年06期

10 贾丽君;;中国先锋艺术——西方现代主义的“变异”[J];大众文艺;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立华;先锋艺术:谁在勾引?谁在抗拒?[N];中国商报;2007年

2 张冰;先锋艺术的蜕变[N];文艺报;2010年

3 天歌;“先锋艺术”的中国式尴尬提醒了什么[N];中国艺术报;2014年

4 鲁虹;越界·中国先锋艺术[N];美术报;2006年

5 覃京侠;先锋艺术:不容回避的历史[N];深圳商报;2006年

6 何合民;一界两端:文图写作的新范式[N];深圳特区报;2006年

7 申慧辉;女学者讲的故事[N];社会科学报;2003年

8 申慧辉;女学者讲的故事[N];中国妇女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清秀;论艺术赞助视角下的中国先锋艺术[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舒萍;不可忽视的当代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本文编号:1255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255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6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