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编选特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7 02:05
本文关键词: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编选特色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曾国藩 《经史百家杂钞》 实用文 写作思想 现代写作
【摘要】:曾国藩作为近代史上重要的人物,在政治、军事、学术等领域有着很高的成就。作为“桐城盟主”,他继承发扬桐城文化,并不断修改偏颇,集众家所长,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诣。他的著述被许多专家、学者广泛研究,学术理念深受后人推崇。本文所研究的《经史百家杂钞》是曾国藩编纂的继姚鼐《古文辞类纂》之后的又一部著名的古文选读本。《经史百家杂钞》从清末到民国,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影响较大。但迄今为止,人们对曾国藩的研究只是停留在“齐身治国平天下”的谋略之术,或是“自律克己”的自身修为,或是“用人之道”的“官场学”,而对他所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研究则相对欠缺。因而对它的研究无疑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为探讨《经史百家杂钞》的编选特色,分别与《古文辞类纂》、《古文观止》等古文选本进行对比,以探究其学术价值和主要贡献。 首先,《经史百家杂钞》重视经史,选文内容丰富,,它大量选入经史子文,重视公文等实用性文体,收录各朝代文体经典之作。这与其他古文选本不同,显示了编纂者重视发挥实用文章社会作用的意图。 其次,《经史百家杂钞》的文体分类颇具特色。编纂者采取“三级分类法”,将各种文体分为“门”、“类”、“体”三个方面,以多方位、多角度的形式,全面地进行分类和整合。以简驭繁,实现了从繁趋简的一个历史性突破,为文体分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复次,《经史百家杂钞》的编选体现了曾国藩“文道并重”的写作思想。曾国藩以传统儒家思想为根源,扛起“桐城”大旗,主张写作主体“文道并重”,倡导文人志士加强“养气”积累,确保“养气”与“行气”合理运用,达到文章“神韵”的境界。 再次,《经史百家杂钞》浓厚的“经世济民”写作思想尤为珍贵。它的编选,意在鼓励文人加强对“经”、“史”、“子”文研究,以“内圣”、“外王”思想相结合,融合自身学识,从而树立远大抱负,投身仕途来报效朝廷,实现鸿鹄之志。 笔者认为,《经史百家杂钞》虽然不是理论著作,但它兼收并蓄的编选特色及其体现的思想倾向则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第一,它对当代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对改善当今语文教材“文学化”现象,以及“文种误读”、“重文轻笔”等现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第二,它对当代写作学教学具有启示意义。要借鉴《经史百家杂钞》的编纂思想,解决当代写作学教学存在“重文轻笔”的问题,树立教师在写作学教学中导向作用,加强教学主体思想指引,培养学生对实用文的兴趣,提高对实用文的重视程度。为此,要在教学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第三,它对当代写作学研究具有启示意义。目前当代文坛存在着写作研究方向单一、实用文研究领域贫瘠,研究人员匮乏等现状,应当予以改变。写作学研究自然要包括文学写作的研究,但不应当是单纯清一色的“文学化”研究,过去那种只重视文学化研究的现象应当制止,给予修正。 总之,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对于当今写作教学研究、写作理论研究、写作教材的编写乃至经国济世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值得我们去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0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莫恒全;;“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全面反思[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梁晓涛;;从“神韵”内涵看古代诗论中的生命意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妍;曾国藩写作教育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60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260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