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看焦菊隐的翻译思想及实践
发布时间:2017-12-09 03:26
本文关键词:从接受美学看焦菊隐的翻译思想及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期待视域 视域融合 可演性 文化顺应 直译 二度创造
【摘要】:本文将以焦菊隐的戏剧和小说翻译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希德》、《娜娜》等译作进行文本分析,探究期待视域和视域融合在焦菊隐翻译理论及实践中的体现。具体研究框架如下: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译者生平及其译著。第二章,论述接受美学的核心理论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从阐释读者期待视域和文本召唤结构的内涵入手,继而从译作的双重接受和译者的视域融合两个角度分析接受理论对翻译研究的价值。第三章,论述焦菊隐的戏剧翻译观和实践。简要回顾译者时代的戏剧翻译状况,以此反衬期待视域在焦氏戏剧翻译论中的核心地位;具体从可演性和文化顺应两个角度,结合缩译、口语化、改译、归化等技巧,分析期待视域在译者翻译实践中的体现。第四章,论述焦菊隐的小说翻译观和实践。以公共视域为切入点阐释焦菊隐的“整体直译”论,以句式和修辞为例分析直译在译者小说翻译实践中的体现;最后借助视域融合说解释焦氏“二度创造”说的理论内涵,在字的相对价值和文内空白两个层次分析它在译者小说翻译实践中的体现。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046;H32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景兴润;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译者的作用[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68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268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