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意境的无竟之源与诗学转换

发布时间:2017-12-09 09:00

  本文关键词:意境的无竟之源与诗学转换


  更多相关文章: 意境 无竟 言意关系 审美转换


【摘要】:从词源学和生存美学角度审视意境,提出意境直接源自庄子的无竟观。意境与无竟之间存在的美学同质和诗学转换关系。它们两者的这种关系在于:一是王弼在言意关系中融入象与情突破了人生境界向诗学境界转换的束缚,二是意境是体道生成的无竟人生美学的诗学转换,三是意境与无竟之间存在审美关系、审美超越和自然美学的三重审美同质性。无竟凭借在文艺中由文字构筑的象的介质作用,完成了从人生实践向艺术审美的诗学转化。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在意境起源论上,佛家说、道家说、儒家说共同的认识局限在于误把相似性或影响研究1当成是意境的根本性质。而当前学界出现的“德国美学变体说”2基本与传统佛教说如出一辙,其实质是取消了意境的中国性和民族身份。庄子“无竟”说与此不同,它首次真正地从意境自身而非外部影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古风;意境的泛化和净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2 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J];东疆学刊;2002年03期

3 罗钢;;意境说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陈伯海;;释“意境”——中国诗学的生命境界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3 张硕;;沈复与蒲松龄女性观比较研究[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4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刘志刚;彭启福;;王弼“得意忘言”思想的诠释学意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9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杨国平;《物不迁论》义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兰辉耀;;庄子技术观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欧阳国华;;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快感人假设论纲[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8 乔宗方;;试论邵雍先天六十四卦同步历史的自然科学意蕴[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江腊生;;反抗·自恋·消费——20世纪90年代“个人化”写作的阐释[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1)[C];2009年

10 韩海浪;;诗的要素和诗的格律——兼论新诗陷入困境的主因[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唐s,

本文编号:1269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269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9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