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域中的审美意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8 08:35
本文关键词:生态批评视域中的审美意象研究
【摘要】:“生态批评”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这一文学批评流派在西方诞生以来,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在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生态批评这一学派从生态的视角关注文学、解读文学,以整体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批判主义等理论为基础,观照人与自然的关系,阐释人与生态的紧密联系,揭示人在整个生态圈之中的地位与价值,致力于使人与自然之间营造出和谐一致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日益频发的环境问题。在“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之上,众多学者对其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进而产生了生态文学、生态美学、精神生态批评等多个研究领域,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批评理论体系。生态批评既是一种文化研究,又是一种文学批评方式,它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审美性是文学的特有属性,“意象”是我国首创的美学范畴。本文旨在将生态批评理论与“意象”相结合,从生态批评的角度研究审美意象(为方便叙述,以下简称为“生态审美意象”),阐释生态审美意象的内涵及其审美价值。同时从生态审美的角度来解读生态文学作品以及经典作品,进而重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审美关系。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审美意象在生态批评领域中的生态性,并结合具体文本系统地梳理了生态审美意象的具体内容及其审美价值,对传统经典作品提供了新的解读。全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言,简要交代了生态批评的提出与发展过程及其理论基石,同时介绍了生态审美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生态审美存在的必然性,从生态审美的角度来审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缺失,同时阐释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的诗意审美。第三部分解析了生态审美的思维方式,并结合意象的相关理论,介绍了生态审美与文学意象的同构性,揭示出生态审美意象的广泛性这一基本特征。第四部分首先从自然、社会、精神三个角度介绍了生态审美的主要意象,然后阐释了生态审美意象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体现出了审美的新理念、审美的新思维这两点美学价值和精神的回归、内心的反思这两点现实意义。第五部分是结语,这一部分透过对生态审美意象的研究展示出这一研究的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0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增湖;贾平凹访谈录──关于《怀念狼》[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4期
2 杨洋;《文心雕龙》意象说探微[J];南都学坛;2004年04期
3 杨慧;刘利;;后现代语境下“狼”形象的文化解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王诺;;生态批评的美学原则[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张子程;;水色天光成妙境,天地同流著我心——论中国古典山水诗之自然生态美[J];美与时代(下);2012年09期
6 袁鼎生;;生态审美场——生态美学元范畴[J];鄱阳湖学刊;2009年03期
7 刘文良;;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救赎——生态批评视域中的“狼文化”[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8 孙丽君;;生态视野中的审美经验——以现象学为基点[J];社会科学家;2011年09期
9 王正平;深生态学:一种新的环境价值理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张皓;生态批评与文化生态[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1303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303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