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与“合”的对立统一——文史变异现象探析
本文关键词:“分”与“合”的对立统一——文史变异现象探析 出处:《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自古有"文史不分"的传统。本文探析了"文史不分"的成因以及"文史变异"的复杂现象,阐明在历史研究中应"文史离析",而非"以文为史"。
[Abstract]:China has a tradition of "no distinc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since ancient tim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auses of "no distinc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and the complex phenomenon of "literary history variation", and expounds that "separation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historical research, rather than "taking literature as history".
【作者单位】: 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I0-05
【正文快照】: 我国自古以来常说“文史不分”,考之此言,盖出于以下原因:其一,历史信息是被文字所承载的,想分也不可能;其二,文学研究离不开对历史的考察,讲求“知人论世”便是这个道理;其三,文学作品取之不尽的源泉来自历史,历史也因文学的参与增加了其生动性、易流传性,孔子说“言之无文,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恒展;已始“有意为小说”——《幽明录》散论[J];蒲松龄研究;2002年04期
2 王恒展;《东阳夜怪录》散论[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3 沈天水;唐人小说与唐代婚姻法[J];蒲松龄研究;2004年04期
4 王光福;聊斋鬼狐源[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5 李军锋,王恒展;简论宋元话本小说对《剪灯新话》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6 刘伟;试论《任氏传》狐意象的基本特征[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7 王昕,付建舟,王剑萍;略谈清末民初的“新聊斋”[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8 刘富伟;;胡适蒲学研究的理论反思[J];蒲松龄研究;2005年04期
9 李杰玲;李寅生;;论《小豆棚》对《聊斋》的模仿和变异[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10 张凯;;《青凤》中民间故事叙事特点的体现[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胡继琼;;底层叙述在《水浒全传》中的文化抉择[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2 薄清江;;从南阳汉画看中原本土文化的历史传承[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祁志祥;;“真幻”说: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真实观[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夏琰;戴铭;;浅析《初刻拍案惊奇》里的中医药文化[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4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晓明;符瑞研究: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D];南京大学;2011年
7 耿朝晖;释慧皎《高僧传》文学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林沙欧;中国古代小说体叙事的历时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臧慧远;《西游记》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陈佳冀;中国文学动物叙事的生发和建构[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智慧;《豆棚闲话》与“三言”叙事艺术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刘瑜;诗与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尹乐;《赤雅》与明代广西民俗[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黄伟平;人间幸福的执著追求[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晓东;神话思维范式与科学思维范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杨东妮;笑着长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欧阳秀敏;宋代占卜风气中的士人行为与心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万明凡;《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莉;;文学与记忆的关系探析[J];社会科学家;2009年12期
2 曹淑萍;;文学作品中的误译浅析[J];职教与经济研究(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李建群;周合军;;论文学作品中的残缺美[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4 吴秀明;;历史文学的虚构[J];学术研究;1990年01期
5 张t,
本文编号:1395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39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