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新美术》与中国艺术学

发布时间:2018-01-08 17:18

  本文关键词:《新美术》与中国艺术学 出处:《美术研究》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美术理论 中国艺术学 新设计 新建筑 艺术研究 方法论 新媒体 美术学院 艺术学科 人文学科


【摘要】:正自2013年1月始,中国美术学院学报《新美术》改版为月刊。依据艺术学科的发展需要,设"新美术"、"新设计"、"新媒体"、"新建筑"等四大模块。改版后的《新美术》坚持原有学术品质,凸显文本,重点推出艺术史学和方法论、观念史和视觉文化、国内外艺术批评与史论研究的优秀成果,密切关注新学科的发展,并及时选登国内外美
[Abstract]:Jus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January 2013, "Journal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new art > revised for the monthl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of art design," new art "," new design "," new media "," new building "four modules. After the revision of the" new Art > to the original academic quality, highlight text, focusing on the introduction of art history and methodology, and the 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visual culture,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art criticism and theory research,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isciplines, and timely introduc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beauty

【作者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新美术》;
【分类号】:G239.2;J120.9
【正文快照】: 自2013年1月始,中国美术学院学报《新美术》改版为月刊。依据艺术学科的发展需要,设“新美术”、“新设计”、“新媒体”、“新建筑”等四大模块。改版后的《新美术》坚持原有学术品质,凸显文本,重点推出艺术史学和方法论、观念史和视觉文化、国内外艺术批评与史论研究的优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科佳;;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第五届全国艺术学研讨会综述[J];艺术研究;2010年01期

2 王伟;;在历史演进中呈现艺术学的学科形态——评张晓刚的《跨学科研究:20世纪中国艺术学》[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1期

3 聂景春;;张道一教授的艺术学观[J];学问;2003年08期

4 张道一;关于中国艺术学的建立问题[J];文艺研究;1997年04期

5 李希凡;;我看《中国艺术学》[J];中国图书评论;1998年04期

6 朱冬青;;探析艺术研究中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郭必恒;范洪雷;;2011年艺术学(二级学科)年度报告[J];文艺争鸣;2011年10期

8 彭吉象;;关于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几点思考[J];艺术评论;2008年06期

9 高鑫玺;;艺术学:延展中走向明晰——第五届全国艺术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2009年08期

10 张晓刚;;试论我国20世纪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历史演进[J];中华艺术论丛;2008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应云;唐建初;;汉语格律诗英译方法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鲁晓波;;信息环境中的新媒体艺术基础理论与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冯宪光;;文艺批评标准的方法论依据[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郭红梅;;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叙事[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5 杨孝鸿;;滕固的汉代艺术研究——兼谈汉代艺术的外来文化成因[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前言[A];2001-2003中国流行色优秀论文集[C];2003年

7 李树榕;;方法:在批评标准与批评实践之间[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8 敖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国内数字艺术学科发展的思考[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9 周广伟;;谈如何对待艺考热的畸形发展[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10 王连功;陈艳梅;孟方;;在发展中继承马克思主义文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琳;已有藏家开始新媒体艺术收藏[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李心峰;中国艺术学60年[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王腾飞;“新媒体”背后的产业链条[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董岳邋学东;新媒体艺术:值得投资的艺术市场“原始股”[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江;更名与正名[N];美术报;2007年

6 ;电子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N];美术报;2007年

7 周晓风 余宁;要重视新媒体对文艺发展的作用[N];中国艺术报;2006年

8 丁薇;如何让新媒体艺术葆有健康的生命[N];中国艺术报;2007年

9 丁亚平;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艺术学的发展走向[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王文章;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跃进;观念与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2 郭峰;当代中国艺术市场及其互联网经营模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3 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5 王菡薇;方法与对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晓霞;从混沌到有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7 郭公民;艺术公共性的建构: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史论[D];复旦大学;2009年

8 柯萍;关于造型基础教育问题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9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10 蒋向艳;向着中西文化“第三元”的自觉探寻[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铁梅;浅论后现代艺术在中国[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边黎;如何装扮“姑娘”?[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朵;被挪用的经典[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史爱兵;宗白华对中国艺术学的几点重大贡献[D];河北大学;2003年

5 叶木桂;文艺人类学方法论[D];兰州大学;2007年

6 吕智强;中国当代艺术中“综合材料”现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7 权晶;体系 精神 方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美凤;关于雕塑与影像结合的相关问题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9 严波;大众文化:重建中国文艺学的新思路[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秀日多;汉藏文学翻译的艺术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97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397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d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