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维从俄苏到中国传入期的理论内涵变迁
本文关键词:形象思维从俄苏到中国传入期的理论内涵变迁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形象思维的理论内涵从别林斯基的首次提出到法捷耶夫的阐释应用已经发生了诸多转变。形象思维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传入我国时,恰逢我国现代文学的定义从"文学革命"走向"革命文学",特定的时代语境对形象思维的转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这一段历史并没有引起我国学界的足够重视。文章对这一段历史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Abstract]: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image thinking from Billingsky's first put forward to Fateyev's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has undergone many changes. In 20th century, image thinking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1930s and 40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finition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a has changed from "literary revolution" to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the specific context of the times has contribut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image thinking. This section of history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of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combs this section of history in order to provid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11) 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度校级自主科研项目(2015MDQN18)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在谈到“形象思维”这个概念时,我们很容易想到新中国成立初和改革开放早期的两次全国性大讨论。第一次讨论持续了10年,与美学大讨论一道,构成了新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讨论开始于1977年,12月31日这一天,《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同时刊发《毛主席给陈毅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尤西林;形象思维论及其20世纪争论[J];文学评论;1995年06期
2 赵德泉 ,夏忠宪 ,陈明至;法捷耶夫与文艺批评[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建平;;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美学的命运[J];北方论丛;2009年03期
2 吴俊;;蒙太奇与诗歌意境创造[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王志清;;为真情招魂:散文诗最好方式的自救[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罗孝廉;彭萍;;毛泽东论写诗要“搞点幻想”[J];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王冬;李军松;;“和“”创”范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刘海燕;;论现代散文化小说的“散文化”思维[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刘慧;高校德育工作中美育的战略意义及实施途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刘翘,彭启华;正确解释与评价“再现说”——现实主义讨论中的一个理论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1992年04期
9 杨政;不和谐二重奏──浅说作家人格分裂的社会与心理根源[J];当代文坛;2001年03期
10 庄桂成;;中国文论现代转型中的“苏联”因素[J];当代文坛;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杨春鼎;;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意象[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杨春鼎;;形象思维研究与新的科技革命和教育革命——纪念钱学森倡导思维科学研究三十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杨春鼎;;形象思维研究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意义[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4 华迦;冯宝兴;;郑季翘批判形象思维论始末(上)[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3)[C];2006年
5 高建平;;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美学的命运[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6 杨向荣;;现代艺术的存在之维及其反思——阿多诺论艺术的历史传承性[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7 成雪敏;刘琼;;挑的是图纹 绣的是愿景——花瑶挑花图纹构成形式心理探析[A];服装历史文化技艺与发展——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服装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成雪敏;刘琼;;挑的是图纹 绣的是愿景——花瑶挑花图纹构成形式心理探析[A];服装历史文化技艺与发展——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服装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静;中西创世纪神话对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罗显勇;论二十世纪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的母题及其文化渊源关系[D];复旦大学;2003年
3 蔡同军;普罗米修斯的火种[D];苏州大学;2003年
4 康澄;文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罗军;试探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形象思维[D];东南大学;2006年
6 宫寒冬;人的心灵世界的文化形式:宗教、艺术与哲学[D];吉林大学;2007年
7 田星;罗曼·雅各布森诗性功能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海燕;洛特曼的文化符号诗学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平;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卢静;《礼记》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磊;维柯诗性智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丽强;新课标下农村高中物理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薛学财;谨守学理 面向现实[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萨如拉;巴.布林贝赫诗学理论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振国;《苦难历程》中的家园母题[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妍;白银时代背景下的高尔基与象征主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双双;《白卫军》中的“记忆”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睿;5-6岁幼儿审美想象的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晓庆;《我们》的新现实主义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丽;论高校教育中德育与美育的结合[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祝伟;尚刘超;段婉璐;王怡杰;;浅析赵堤大鼓的传承和发展[J];大众文艺;2011年22期
,本文编号:1426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2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