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季羡林的外国文学翻译思想与成就

发布时间:2018-02-17 01:12

  本文关键词: 季羡林 外国文学 翻译思想 翻译工作 比较文学 印度文学 罗摩衍那 翻译文化 成就 东方学 出处:《兰台世界》2012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精通12国语言。在语言学、佛教学、印度学、文化学、历史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有很深厚的造诣,研究翻译了大量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2006年获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一、季羡林的成就季羡林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10岁时开始正式学习英文,高中开始学习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时在省立济南高中求学,其国学老师,
[Abstract]:Zheng Ji Xianlin (August 6th 1911-July 11th 2009), Xi Bu and Qi Zang. Famous ancient writers, historians, Orientalists, thinkers, translators, Buddhists, writers. Proficient in 12 languages. In linguistics, Buddhism, Indian studies, culturology, history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have profound attainments. They have studied and translated a large number of Sanskrit works and many classics from Germany, Britain and other countries. In 2006, they won the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for Translation Culture. Ji Xianlin was born in August 6th 1911 in Kangzhuang Town, Linq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t the age of 10, he began to study English. High school began to study German, and became interested in foreign literature. At the age of 18, he studied at Jinan High School in Shandong Province, where he was a teacher of Chinese Studies.
【作者单位】: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I046;I20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薛宁地;;文学作品只具有有限可译性——介绍季羡林先生的“橘枳说”[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肖志清;谢少华;;季羡林的翻译观探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季羡林;;季羡林在德国学的“笨”学问[J];新闻世界(社会生活);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苏杭;;小说中叙述人称的功能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小玉;翻译家季羡林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晓勇;;如同野老话家常——聆听季羡林谈翻译、写作、和谐[J];对外大传播;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领导机构成员名单[J];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01期

2 王秉钦;;季羡林翻译思想“三论”[J];中国外语;2009年05期

3 蔡德贵;学贯中外的季羡林先生[J];文史哲;1995年05期

4 梅子;杜若铭;;“农民”季羡林[J];名人传记(上半月);2011年05期

5 黄团元;;季羡林这个人[J];学习月刊;2008年13期

6 天林;;季羡林如同野老话家常[J];新华航空;2007年06期

7 杨世欢;;学贯中西的大家——季羡林[J];第二课堂(高中版);2007年06期

8 张海卡;程鸣;;大儒无声品自高——走近季羡林[J];美文(下半月);2007年07期

9 蔡德贵;论季羡林的学术成就与特点[J];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02期

10 裕;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召开年会[J];俄罗斯文艺;198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玮;;季羡林长寿的三个要素[A];百家谈养生[C];2009年

2 王守仁;;序[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3 邹建军;;外国文学的网络化与文学教育的大众化[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戈宝权;;郭沫若与外国文学[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5 ;序[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6 张永健;;“我不停地滚动我的桶”——论绿原与外国文学[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朱宪超;;十年翻译路(2000-2010)——谈谈我对翻译工作的几点认识[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华树;;信息化时代的翻译工作[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庄文泉;;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为平台,多样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先霈;;“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学术研讨会闭幕词[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徐京跃;深情的问候[N];人民日报;2006年

2 徐京跃;温家宝贺季羡林95岁生日,探讨“和谐”[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李景端;听季羡林先生谈翻译[N];光明日报;2005年

4 记者 李忠发;季羡林获奖,却说:“提到翻译,我感觉惭愧”[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刘效仁;我更喜欢季羡林“资深教授”的称号[N];工人日报;2009年

6 记者 赵晓林;写书是因为对父亲的爱[N];济南日报;2010年

7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路云亭;大师的本性[N];深圳特区报;2011年

8 蔡德贵;季羡林未收入文集的早期著译作(下)[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记者 孙海悦;季羡林生前最后授权图书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10 记者 朱侠;人民出版社邀专家学者追思季羡林任继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2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3 朱云生;清末民初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D];山东大学;2006年

4 郭艳娟;阅读的伦理:希利斯·米勒批评理论探幽[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奚念;翻译在外国文学经典建构中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高伟;文学翻译家徐志摩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买琳燕;从歌德到索尔·贝娄的成长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慧琴;高健翻译协调理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金芳实;中韩现代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D];复旦大学;2003年

10 袁斌业;翻译报国,译随境变:马君武的翻译思想和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静;季羡林文学与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银花;季羡林散文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3 郭小玉;翻译家季羡林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4 吴文皓;论余华的创作与外国文学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5 段水红;全球化视野下的余华小说创作转型[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商益措;从比较文学角度试论翻译得失问题[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7 杨曦;梁实秋翻译思想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8 谭芬;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的翻译思想[D];中南大学;2011年

9 郑昱霞;梁启超翻译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张晓;沈苏儒的翻译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16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516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3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