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艺术中的先锋派概念
本文选题:西方艺术 切入点:先锋派 出处:《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先锋派”是西方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的形成与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西方艺术史中,一般把先锋派这个概念界定为:对从1910年左右开始到1945年二战结束以前为止的若干反传统文化的艺术流派和各种具有先锋性质的艺术运动的总称。自先锋派概念被用于艺术领域后,在实际运用中它一直摆动于艺术和政治之间。19世纪70年代,先锋派概念的使用重心才慢慢开始由政治领域转移到了艺术领域,逐渐专门用于表示那些激进的有创新意识的各种文化艺术流派。到了20世纪20年代,先锋派概念作为一个艺术概念已经足够宽泛,成为了一切反传统艺术运动的总称。及至20世纪60年代,先锋派概念的使用成为一种广为流行的时尚,它被宽泛地运用到很多领域,从而也失去了其原初的先锋意义。
[Abstract]:"Avant-garde"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western art, its formation and establishment has experienced a long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concept of avant-garde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concept of a number of anti-traditional cultural art schools and various avant-garde art movements from around 1910 to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on 1945. The concept of avant-garde. After being used in the field of art, In practical use, it swung between art and politics. In 70s, the use of the avant-garde concept slowly began to shift from the political field to the artistic field. Gradually being used specifically to denote radical and innovative genres of culture and art. By 1920s, the avant-garde concept was broad enough as an art concept. In 1960s, the concept of avant-garde became a popular fashion, which was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thus losing its original pioneer significance.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11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姗妮;;新奇与平庸——对中国先锋派戏剧的反思[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王立刚;;中国的学术翻译怪病丛生之原因分析[J];荣宝斋;2011年06期
3 彭子;;Western Series Quotes:Project Runway[J];英语沙龙(时尚版);2010年04期
4 任涛;;不得不说——驳《“发须长才能短”的塞尚》一文[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5 朱清华;;虚构抑或真实:边界终结之后[J];画刊;2011年08期
6 刘君为;;从中国的史学传统中为中国艺术史研究方法寻根——<金石萃编>卷二十中所见读后感[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7 张广奎;李燕霞;;从《激进的策略:媒体时代的诗歌创作》看帕洛夫的传媒诗学观[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8 ;清新平实之美 源于道法自然——当代著名画家安滨作品欣赏[J];浙江经济;2011年14期
9 李丽丽;;《午餐》中的戏剧元素浅析[J];大家;2011年15期
10 瞿小松;;虚幻的“主流”(全文登载)[J];中国音乐;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汪炜;;回望与前瞻:先锋的上海与先锋的诗歌[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2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的古典音乐传统[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3 周计武;;现代主义的焦虑[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王朝晖;;格林威治村与纽约都市文化的变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扬;;语言和语言之外的世界—评《地球上的王家庄》[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6 杨孝鸿;;滕固的汉代艺术研究——兼谈汉代艺术的外来文化成因[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谢泳;;鲁迅研究中的“厦门叙事难题”[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丽/编译;英政府巨资建造先锋派超大图书馆[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2 刘逸;走进艺术森林[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3 万星;沉淀着美的长河——《西方艺术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金星;“断裂”之后还有决绝[N];工人日报;2009年
5 赵阁;先锋派 大众化 谁领艺术风骚[N];北京日报;2000年
6 王瑞芸;什么是西方艺术史[N];南方周末;2005年
7 王凯笛;艺术为何而存在[N];人民日报;2010年
8 陈晓明;苏童长篇小说《碧奴》 这是一个关于“哭”的寓言[N];文艺报;2006年
9 丁芒;新田园诗的开拓者[N];协商新报;2005年
10 闫凯;汽车音响进入寻常百姓车[N];中国电子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娟;“沉默的先锋”与“多元的后现代”:伊哈布·哈桑的后现代文学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隋少杰;文化传播与艺术的机制性生成[D];四川大学;2007年
3 雷兴明;承先锋之锐 拓回归之新[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4 吴粤北;先锋派实验音乐之涅i肹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郑国庆;形式、主体与现实[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宇平;漩涡里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战;西方造型艺术高峰的哲学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永兵;欧美先锋文学与中国当代新潮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者凌;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琴;审美自律性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游江;论西方艺术中的先锋派概念[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2 郭宏梅;俄罗斯先锋派艺术及其本土文化资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3 向跃华;论西方先锋派合唱艺术的表现特征[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郝近瑶;西方先锋派音乐不确定性特征的美学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刘春慧;先锋派戏剧的传统回归——试析山姆·谢泼德的剧作及其艺术特征[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钱颖伟;背负枷锁的艰难前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杨林;先锋小说在新世纪[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申肖飞;艺术形式与时空文化[D];湖北美术学院;2011年
9 巩固;执著的先锋派[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黎萍;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嬗变[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96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596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