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鲁迅翻译思想及翻译实践研究
本文选题:意识形态 切入点:操控 出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意识形态是连接理论与实践、观念与行动的桥梁,在翻译领域,意识形态不仅决定了译者的翻译目的、译文选材和翻译策略,也决定了他对原文中语言和论域等有关问题的处理方法。鲁迅的相关译论精辟深刻,无不烙着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的印记,无不体现他崇高的革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译作《哀尘》和《月界旅行》的文本分析进一步阐释了意识形态操控下鲁迅翻译思想及翻译方法的具体体现,以及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政治关系和意识形态纷争。
[Abstract]:Ideology is the bridge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concept and action.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ideology not only determines the translator's purpose,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material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t also determines his approach to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language and discourse in the original text. Lu Xun's relevant translation theory is so incisive and profound that it bears the imprint of ideology and social politics. All of them embody his lofty sense of revolutionary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text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ed works "mourning Dust" and "Moon Travel" further illustrates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Lu Xun's translation thought and translation method under the control of ideology. And hidden behind the text of political relations and ideological dispute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雷亚平,张福贵;文化转型:鲁迅的翻译活动在中国社会进程中的意义与价值[J];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12期
2 崔永禄;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郑玲;从目的论看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传输——兼评《京华烟云》中的翻译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凤群;认知语用学中的翻译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陈习芝;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解读庞德的诗歌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涂传娥;;浅谈解构主义翻译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赵秀明;张文斌;;从翻译的目的论角度重新审视严译名著《社会通诠》[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张道振;;论周作人的儿童文学翻译思想[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谭莲香;炉火纯青 形神兼似——《匆匆》张培基英译本赏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季水娟;《中图法》应修改“鲁迅专类”[J];图书与情报;2002年03期
10 李坤;;汉译押韵英语广告的影响因素及翻译策略[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陆刚;;等效理论张力下的翻译认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于兰;;中西文化浸润下的英译本《围城》——从小说的特点及文化内涵分析英译本[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邓云丽;;在文化背景下的翻译更新[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夏贵清;;大翻译家翻译有多快?——兼评250—300[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祥清;;中国翻译地位的历史演进[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胡德香;;解读钱钟书的文化翻译批评[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D];厦门大学;2004年
3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厦门大学;2004年
4 侯国金;语用标记等效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郦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占喜;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文化意象处理举隅[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9 蒋向艳;向着中西文化“第三元”的自觉探寻[D];复旦大学;2005年
10 王勤玲;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漫春;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研究方法——兼对《飘》中译本的过程取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Jiang Zhongjie;[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1年
3 段文静;《骆驼祥子》英译本比较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4 邬若蘅;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5 曾奇;《儒林外史》英译本中文化词语的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心莲;理解抑或误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连美丽;科技英语中的省略现象及其翻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8 李林波;唐诗中典故的英译[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俞建青;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角色[D];浙江大学;2002年
10 周丹;情景模式——可操作的翻译单位[D];浙江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婷;;无情、无奈还是无愧:——从意识形态角度探究《吾国与吾民》汉译本[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2 谢晓云;;改写理论视阈下看林纾对原作的操控[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20期
3 王凤霞;;鲁迅早期翻译的意识形态操控[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马锦然;刘杰辉;;翻译批评与意识形态——以林纾为个案[J];作家;2009年20期
5 王玲英;严复翻译之“信”与意识形态操控[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年04期
6 周宁;;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鲁迅翻译思想及翻译实践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李青蔚;;从改写理论看郭沫若的翻译[J];文学教育(中);2010年04期
8 王蕾;;操控性改写理论与中国近代翻译活动[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9年08期
9 朱斌;;意识形态观照下的史耐德译本选择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10 王登文;郭亮;;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控[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秀英;;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5.12四川地震后灾区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报道的比较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司显柱;;论语境的层次性对翻译的张力关系[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芳;;论规范对翻译事件的影响——董秋斯翻译个案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郭秀珍;;两篇新闻报道的批评性分析[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屠岸发言[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6 徐英;;新闻翻译中的框架重构问题[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7 辛斌;;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社会-认知取向[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孙丹枫;;浅析庞译《论语》之特色——庞德个性化解读对《论语》译本翻译取向的决定作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9 齐效斌;;巴赫金符号学思想初探[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陆少兵;;法庭语境中预设的心理认知[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为雄;关于汉译中的“意识形态”一词[N];学习时报;2008年
2 谭学纯;历史与修辞相遇[N];光明日报;2005年
3 秦晖;现代公民如何弘扬“汉语文化”?[N];南方周末;2007年
4 王焱;“有话好好说”与“读书先须识字”[N];南方周末;2007年
5 思郁;黄子平缘何害怕写作?[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董琨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博导);瑕不掩瑜的优秀辞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本报高级编辑 郑荣来;“老外”是贬义词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连锦添;两岸文通:你的话语我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9 上外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 谢天振;文化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新走向[N];社会科学报;2007年
10 刘青;重视7±2法则 让自己生动起来[N];中国证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鸣;操控理论视角观照下当代中国的外国文学翻译研究(1949-2008)[D];山东大学;2009年
2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D];厦门大学;2004年
3 曾庆香;试论新闻话语[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李桔元;广告语篇中的意识形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吴,
本文编号:1603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03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