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的诗学与哲学品格之于西方造型艺术——以米开朗基罗为个案
本文选题:圣经 切入点:米开朗基罗 出处:《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如同古希腊罗马的文哲史传,基督教圣经乃是哺育西方文明的又一源泉。其神学意蕴常融于诗学或哲学的表达之中,且深刻地影响了欧洲文化,包括造型艺术。本文以米开朗基罗为例,通过其两件伟大的纪念工程即美狄奇氏家祠陵寝雕塑和教皇朱理乌斯二世陵寝雕塑,揭示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及艺术创造,因受圣经感应而满孕诗性与哲性之特征。
[Abstract]:Like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literary and philosophical history, the Christian Bible is another source of nourishment for Western civilization. Its theological implications are often incorporated in the expression of poetry or philosophy, and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European culture. Including plastic arts. This paper takes Michelangelo as an example to reveal the spiritual world and artistic creation of the artists through its two great memorial projects, namely, the mausoleum sculpture of the Medich family shrine and the sculpture of the tomb of Pope Julius II. Because of the biblical induction and full of poetic and philosophical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J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化学;;柏拉图主义:米开朗基罗艺术创造的灵魂[J];文艺研究;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振武;论“聊斋”创作的心灵流变[J];蒲松龄研究;2002年03期
2 姚颖;现实世界的回归——析《聊斋》遇仙故事中的凡间男子[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3 刘富伟;;女性造型:理想寄托与诗意拯救——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与《聊斋》情爱小说比较研究之二[J];蒲松龄研究;2006年02期
4 栗亮;;从《罗刹海市》看蒲松龄的人生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5 朱振武;潜隐的心理:《聊斋》创作心态谈之三[J];蒲松龄研究;1998年01期
6 张虎;;“俄狄浦斯情结”的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7 陈育德;画形于无象 造响于无声——论音乐与绘画之通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童晓燕;;蜕变与恪守之间的人性显现——于连和拉斯蒂涅形象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9 刘丽萍;;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10 赵建晖;张蔚;;埃·奥·卜劳恩与漫画《父与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卫;;含混与现代汉诗写作:以卞之琳三十年代诗歌为例[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沈健;;西塞娜:一个诗歌意象的精神分析——沈泽宜诗歌解读[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山奎;;传记伦理及其现代转向[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根红;;超越乡土、童年经验和悲悯情怀——徐俊国诗歌论[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江锡铨;;贝多芬与中国新诗——郑敏的《献给贝多芬》[A];郑敏诗歌研究论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心宏;文学地图上的城市与乡村[D];浙江大学;2010年
3 周徐;论新时期以来军旅小说的英雄嬗变[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铭;李开先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6 伍世昭;比较诗学视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D];暨南大学;2002年
7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8 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D];暨南大学;2004年
9 李兵;易卜生心理现实主义剧作研究[D];中央戏剧学院;2005年
10 熊元义;中国悲剧引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吕莹莹;论毛姆的自由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佳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宜琳;茨威格与施蛰存小说女性人物心理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5 韩璐;广告艺术化对品牌价值提升的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6 彭勇;《聊斋志异》的文体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艺遐;郁达夫创作心理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范治梅;悲欢人鬼恋 阴阳两世情[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晓伟;从“无地彷徨”到“地火奔突”[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王红霞;自然生命观观照下的废名小说[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新;《诗经》和《圣经》比较学论纲[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2 张悦;陈惠良;徐蓓;;浅谈文学作品中的互文现象[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3 杜小红;杜文娟;曾平泉;;《呼啸山庄》与《红楼梦》梦境描写比较[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黄锡木;;一部非信徒翻译的圣经——评冯象译注《摩西五经》[J];书城;2007年09期
5 杨琳;;论米开朗基罗艺术特色之原因[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1期
6 丁丁;;环球艺讯[J];世界美术;2009年04期
7 马月兰;;文艺复兴前后大卫艺术形象的变迁[J];世界宗教文化;2009年04期
8 张t熁,
本文编号:1618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18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