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与鲁迅的文艺观

发布时间:2018-03-16 22:52

  本文选题:鲁迅 切入点:普列汉诺夫 出处:《中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与任何一种伟大的思想的形成一样,鲁迅的文艺观不是书斋思辩的产物,而是与他的整个思想、创作、人格融为一体的,并在形成过程中,不断与来自外界的各种思想发生碰撞与融合。普列汉诺夫的文艺理论代表作《艺术论》,无疑对鲁迅的思想与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他最终接受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中介之一。研究鲁迅对《艺术论》之文艺观的批判性接受,将对我们了解鲁迅后期的文艺思想及其文学与文化活动大有裨益。 本文拟分为上、下篇两个部分: 上篇:《摩罗诗力说》与《艺术论》 这部分内容由两节组成:第一节主要回溯历史,追寻鲁迅之决定以文艺为救国手段的个人和社会时代原因,探讨他早期文化思考中“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核心内容。同时,分析代表了他早期文艺思考的著作《摩罗诗力说》中的文艺观。 第二节主要介绍普列汉诺夫其人及其作品《艺术论》在中国的译介情况,并对鲁迅译介《艺术论》的历史过程及他选择普列汉诺夫作为他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对象的客观原因。 下篇:鲁迅对普列汉诺夫文艺观的接受与超越 这部分内容也分为两节:第一节首先分析鲁迅接受普列汉诺夫文艺观的内在条件,即他与普列汉诺夫“精神的相遇”。这一方面是他自身文艺思想不断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是鲁迅在坎坷中不断求新的结果。其次探讨普列汉诺夫对鲁迅文艺观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艺术的起源和文艺阶级性的认识两个方面。 第二节则在介绍鲁迅文艺观中“稳定的内核”(如对文艺的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的认识)之同时,探讨鲁迅后期文艺观的个性化特质。
[Abstract]:Like the formation of any great thought, Lu Xun's view of literature and art is not the product of thought in the study, but is integrated with his whole thought, creation, and personality, and in the process of forming, Constantly colliding and merging with various thoughts from the outside world. The masterpiece of Plainov's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eory, Art Theory, undoubtedly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Lu Xun's thought and creation. The study of Lu Xun's critical acceptance of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view of "Art Theory" will be of great benefit to us to understand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oughts and literary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of the latter stage of Lu Xu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Theory of the Force of Moro Poems and the Theory of Art. This part consists of two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mainly goes back to history, pursues Lu Xun's decision to use literature and art as a means of saving the nation and the reasons of the social times, and probes into his early cultural thinking of "putting things apart" and Zhang Lingm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analysis represents the literary outlook in his early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inking, "Moro Shi Li Theory". The second se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Prekhanov and his works "on Art" in China.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Lu Xun's translation of the Theory of Art and the objective reasons why he chose Plainov as the important object of his translation of Marxist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Lu Xun's acceptance and transcendence of Plainov's views on Literature and Art. This part is also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analyzes the inherent conditions under which Lu Xun accepted Plainov's view of literature and art, that is, his "spiritual encounter" with Plainov, which on the one hand is the trend of his own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oughts constantly developing.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the result of Lu Xun's constant innovation in the rough period. Second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Pleihanov on Lu Xun's view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two aspects: the origin of art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lass nature of literature and art. The second section introduces Lu Xun's "stable kernel" (such as the utilitarian, visual and emotional understanding of literature and art).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0-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直心,潘仕瑞;契合与对抗──论鲁迅对苏俄文艺思想的创造性转换[J];学术探索;1996年04期

2 陈早春;;冯雪峰(五)[J];中国出版;1985年09期

3 刘庆福;;普列汉诺夫的文艺论著在中国之回顾[J];学术月刊;1985年09期

4 孙郁;新旧之间——鲁迅藏书一瞥[J];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07期

5 葛飞;;1936:鲁迅的左翼身份与言说困境[J];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05期

6 孙郁;;译介之魂[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4期

7 段国超;鲁迅赴陕途经渭南地区纪事[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8 吴允锋;;鲁迅在中国挖了一口井[J];诗刊;1989年09期

9 李荣生;;鲁迅与书刊宣传评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10 张大友;鲁迅诗歌修辞探微[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鲁迅与烟[A];全国烟草系统纪检监察专卖管理财务审计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黄轶;;言文之分与身份之别——以鲁迅语言观为中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曾镇南;;鲁迅是谁?——重读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4 王铁仙;;关于科学评价鲁迅的若干思考——重读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5 史挥戈;吴腾凰;;严谨的文风 科学的论证——重读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A];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10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卓恺返;;鲁迅的历史教育思想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谢清风;;鲁迅审稿思想浅探[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8 崔银河;;鲁迅与蒙古族当代文学[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苏挺;;苏南新四军的鲁迅文艺社[A];老兵话当年(第三辑)[C];2002年

10 王惠敏;;鲁迅生平陈列的设计特色[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孙郁;尴尬的纪念[N];文艺报;2010年

2 汪涌豪;日常的鲁迅[N];文汇报;2002年

3 何满子;重读鲁迅《写于深夜里》[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董阳;《鲁迅的艺术世界》看到不同的鲁迅[N];西部时报;2009年

5 奉少廷;先生不厌百回读[N];人民日报;2010年

6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 张梦阳;鲁迅文艺理论批评的现实启悟[N];文艺报;2011年

7 父舟;张广天要发掘个性的鲁迅[N];北京日报;2001年

8 李钧(教师);“不打折扣”的鲁迅[N];中国邮政报;2003年

9 ;今天我们怎么关注鲁迅[N];解放日报;2005年

10 孙伟科;鲁迅身后不寂寞[N];文艺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符杰祥;“道”与“路”[D];复旦大学;2003年

2 曹禧修;抵达深度的叙述[D];河南大学;2002年

3 靳新来;“人”与“兽”的纠葛[D];复旦大学;2004年

4 王兰;普列汉诺夫与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方Q趾

本文编号:1622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22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d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