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艺术中的无厘头
本文选题:网络艺术 切入点:无厘头 出处:《文艺评论》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纵观人类的媒介发展史和艺术史,可以看到新的媒介会拓展人类艺术表达能力,促使新的艺术形态的产生,可以说媒介是艺术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当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赖以生活的重要方式,成为人们交流和交往的主要平台,艺术必然同网络相结合产生了网络艺术。网络艺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和运行方式,同以往的媒介艺术形态不同,带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并且随着互联网媒介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巨大的影响力。
[Abstract]:Is the media throughout human history and art history, we can see the new media will expand the art expression of human ability, to promote the new art form, can be said that the media is the direct driving force of art development. When the network become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live life, become a major platform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inevitable with the network genera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network art. Art network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peration mode of the Internet based media with different forms of art, with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media, has shown a tremendous influence.
【作者单位】: 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J11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于领海;“无厘头”话语的特点[J];阅读与写作;200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枢元;人类纪的文学使命:修补精神圈[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纲[J];文学评论;2004年06期
3 赖大仁;图像化扩张与“文学性”坚守[J];文学评论;2005年02期
4 高建平;文学与图像的对立与共生[J];文学评论;2005年06期
5 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J];文学评论;2005年06期
6 张晶;;图像的审美价值考察[J];文学评论;2006年04期
7 张皓;技术之网的反生态倾向与文艺的生态危机[J];文艺研究;2002年01期
8 毛崇杰;科技腾飞与艺术终结——关于高新科技与艺术的几个问题[J];文艺研究;2002年01期
9 杨乃乔;图像与叙事——论诸种叙事与知识分子的小叙事者身份[J];文艺争鸣;2005年01期
10 童庆炳;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人口——与文学终结论者对话[J];文艺争鸣;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声音[J];东方收藏;2011年08期
2 严舒黎;刘凡;;艺术小组:合作的症候[J];美术文献;2010年04期
3 刘世文;;从“个人独舞”到“百花齐放”——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兴起与发展管窥[J];社科纵横;2011年06期
4 Christiane Paul;郭峰;;非物质性神话:展出新媒体艺术[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9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益;;网络艺术审美特性探微[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先义;文艺拒绝“思想厌倦症”[N];人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吕绍刚 贺林平;港澳艺术闪亮“九艺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3 陈东冬;艺术教育的新开拓[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舒晋瑜;追寻青春文学的网络出身[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李瀛邋吴颖;网络艺术品交易黑洞[N];北京商报;2008年
6 ;电子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N];美术报;2007年
7 李洁非;文学会被市场弄“脏”吗[N];文汇报;2004年
8 蒋晓丽;警惕娱乐文化的畸形发展[N];文艺报;2006年
9 张莹;黄澄清:把互联网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10 凌建英;艺术的良知与青少年教育[N];文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伟业;虚实相生[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梅;审美嬗变中的网络艺术[D];厦门大学;2008年
2 吴欣欣;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艺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秦建宁;论网络艺术的发展与应用[D];河北大学;2004年
4 范亚丽;网络艺术与新审美乌托邦[D];郑州大学;2006年
5 汤孟元;不断开放的空间[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6 孙彦;网络艺术导论[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田进;“互联网艺术”超越互联网[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8 刘丽黎;当代艺术中的数字手段[D];湖北美术学院;2007年
9 陈鹰;网络艺术与受众的审美需求[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李秀玉;网络视觉艺术的美学文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22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2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