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学经典的承传与重构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6-11-03 16:50

  本文关键词:文学经典的承传与重构学术研讨会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综 述·

文学经典的承传与重构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6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和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文学经典的承传与重构”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近3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70多位专家教授以及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部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与会学者围绕会议的主题展开了较为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架的作品。因此,文学经典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界定,其价值尺度应该是多维的,而且经典本身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在当前经典观念淡化的趋势下,重构经典也很有必要。上海大学董乃斌教授从文学史的角度考察文学经典,认为其约定俗成的一般意义,就是文学史上的各种经典文本,是文学史本体之文本中尤为精粹的部分。从文学史的角度厘定,经典即那些总是能够入史的历代文学作品。文学经典是建构文学史的根本依据,反过来,文学史又能对文学经典的确立起到很大的作用,文学作品的入史率可以作为界定经典或测定其经典化程度和水平的重要参数。一部以文本为中心而建构的文学史著作,其基本内容便应该是文学经典的展示和阐论。陕西师范大学尤西林教授则就文学经典的魅力与现代性问题作了阐说,认为文学经典的魅力是让我们回归到一种可靠的文学阅读经验,一部作品吸引读者的魅力不是针对个别人而是超越了时间、空间的普遍阅读认知,我们就可以直觉地将它把握为文学经典。文学的审美在现代以理性为工具的时代对真善美的保留,就是以文学经典为依托的。因此,我们要在现代性立场上看待文学经典的魅力,应该把古代的经典提高到超出它们时代的地位上来。

关于文学经典的形成、传播等问题,包括对文学经典承传与重构的理论阐释,是本次理论探讨的重点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保生研究员指出,文学经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发达的标志,它必须经过作家的创作、读者的阅读、批评家的批评鉴赏,文学史家的论证,经过反复的考验、时代的淘洗,才能成为文学经典。邓绍基研究员认为,从历史经验看,一部经学史就是对经典著作不断承传

一 文学经典理论话语的拓展与深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圣元研究员、胡明研究员在会议开幕式上都强调指出,“文学经典的承传与重构”这一学术话题,蕴含着很多文学最基本的问题和巨大的理论话语空间。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来自多个学科的许多著名学者首先就文学经典的概念界定、确认标准、价值维度、经典化途径与方法,尤其是承传与重构等相关理论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围绕文学经典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界定等问题,华东师范大学陈大康教授认为,“经典”牵涉面广,是个模糊概念,外延不是很清楚;同时又提出了“亚经典”、“泛经典”、“伪经典”几个概念。他还根据统计数据,反思了近年来古典小说研究领域的“重复”和“空白点”两种状况,认为古代文学的学术体系自“五四”时期的前辈们建立以来,其保护层不断扩张,现在到了需要重新审视其内核的时候了;就整个学科体系的发展而言,也已经到了既要承传又要重构的阶段。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认为,文学经典应该是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作品,又往往是某一时代文学成就和审美理想的标志,也是文学接受中经得起检验的和支撑文学史框

217


  本文关键词:文学经典的承传与重构学术研讨会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3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3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c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