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

发布时间:2018-03-20 07:46

  本文选题:德里达 切入点:解构主义 出处:《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德里达是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将解构主义从一种语言观,一种反形而上学演变成一种文学论和批评模式。本文探讨了德里达解构主义文学论的两种主要观点,即文学是一种体制,是一种行动。
[Abstract]:Derrida is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deconstruction. He has transformed deconstruction from a linguistic view and a counter-metaphysics into a literary theory and a mode of criticis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wo main viewpoints of Derrida's deconstruction literary theory. Literature is a system and an action.
【作者单位】: 枣庄师专英语系
【分类号】:I5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朝;反结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德里达消解哲学简介[J];浙江社会科学;1986年03期

2 杨熙龄;美梦还是噩梦(上)——关于“人工智能”的哲学遐想[J];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05期

3 李锐;;刘勰的“隐秀”与德里达的“解构”之异同[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4 顾建光;雅克·德里达对于结构主义的哲学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1990年06期

5 张沛;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开拓[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6期

6 陈鸣树;解构主义述评[J];东疆学刊;1991年02期

7 裴程;;逻格斯、声音和文字——读德里达《声音与现象》[J];法国研究;1991年01期

8 陆扬;;德里达:颠覆传统的二项对立概念[J];法国研究;1991年01期

9 包亚明;;德里达解构思想研究[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02期

10 郭小平;;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一次对话[J];世界哲学;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祯祥;;现代符号学理论和中国符号学研究的可能性[A];第一届、第二届东亚符号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栗华;焦明甲;;新时期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影响及其历史命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3 余治平;;知性本体论的终结、转向与解构——从康德、海德格尔到德里达[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方向红;;德里达:他者的耳朵[A];“法国哲学的现在与未来”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苏宏斌;;反对形而上学与现代美学的出路[A];“美学与当代生活方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炎冰;;科学霸权与学术伦理[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7 张成岗;;科学的批判与批判的科学[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8 杜小真;;米谢尔·亨利和法国现象学[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9 尚杰;;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国清;;如何挽救他者的事业——福柯和伯林的非理性哲学批判[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晓芒;从“语言学转向”到“文字学转向”?[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2 汪民安;一曲激烈对抗的戏剧[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3 俞吾金;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N];文汇报;2000年

4 贝佳;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N];文艺报;2000年

5 朱刚;世纪之交的美国文学批评理论——尴尬![N];文艺报;2000年

6 ;理论旅行:对话录[N];中华读书报;2000年

7 三聿;尼采:一个需要解读的人[N];中国邮政报;2001年

8 尚杰;萨特后的法国哲学[N];人民政协报;2001年

9 冯颜利 俞宣孟 卫明 甘丹;走近德里达 倾听解构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1年

10 肖自强 汪民安 姚福燕;后现代主义五人谈[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颖;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余慧元;一种“纯粹”的经验如何可能?—胡塞尔现象学经验问题的扩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刘晔骁;异质性时间论与解构主义的马克思遗产继承策略[D];吉林大学;2006年

4 宋伟;后现代转向与哲学思维方式变革[D];吉林大学;2006年

5 张震;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贺玉高;霍米·芭芭的杂交性理论与后现代身份观念[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覃世艳;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批判[D];苏州大学;2006年

8 赵淳;话语实践与文化立场[D];四川大学;2006年

9 刘子川;“后现代”转向中的工业设计观[D];东南大学;2005年

10 朱湘军;从客体到主体[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岗;解释与解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车凤成;约翰·霍克斯《第二张皮》的主题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又佳;彼得·艾森曼的建筑话语[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高亚春;论后现代思维范式的生成:关于德里达的解构策略[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袁先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云;保罗·德曼的修辞阅读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唐代虎;德里达“解构”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高杨;德里达的文本理论及其理论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丽娜;马克思的“幽灵”缘何挥之不去[D];辽宁大学;2006年

10 张男;理论的旅行[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38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38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e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