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学再现的“神学观念”与解构

发布时间:2018-03-22 06:26

  本文选题:文学模仿 切入点:文学表现 出处:《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学作为作家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的表达,其创作过程表现出特有的意识形态倾向。"文学模仿说"和"文学表现论"预设文学作为一种神性职业的存在,体现出潜在的神秘主义色彩,其意识形态表现为一种神学观念。20世纪后,随着对文学的本质、功能等问题认识的加深,西方批评理论对文学的神学观念进行了批判。"文学生产论"将文学艺术活动看作一种生产实践形态,从文学与革命政治、意识形态等视角阐释文学构成,要求将文学作为生产的本性还给文学,实现文学对意识形态的生产。解构主义批评对支配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予以反叛。它们都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的价值观念,动摇了文学意识形态的根基,体现出试图超越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努力。
[Abstract]:Literature, as the expression of writer's ideology and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shows a special ideological tendency in its creative process. "Literary Imitation Theory" and "Literary performance Theory" presuppose Literature as a divine profession. Reflecting the potential mysticism color, its ideology is manifested as a theological concept. After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literature, The western critical theory criticizes the theological concept of literature. "the Theory of Literary production" regards literary and artistic activities as a form of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interprets the composition of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iterature, revolutionary politics, ideology and so on. Demanding that literature be returned to literature as the nature of production, Deconstruction criticism revolts against logos centrism, which dominates traditional cultural values. They both point the critical vanguard to the values of foundationalism and essentialism. It shakes the foundation of literary ideology and reflects the attempt to transcend deep-rooted traditional ideas.
【作者单位】: 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分类号】:I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定家;作为艺术的生产——“艺术生产”相对于“一般生产”的特殊性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04期

2 黄浩;文学“第一命题”批判——对文学神学论理论的现实质疑[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蒋继华;;文学再现的“镜式本质”与解构[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张英雪;;英国资本主义的崛起与女性意识觉醒之关联——重读《简·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3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周全田;禅思与诗思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5 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吴玉军;;确定性追求与自我的失落——考察前现代人生存境遇的一个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龙明慧;;翻译的形而上——论“忠实”之于翻译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王敏;;解构主义误读理论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周良平;从原始思维看《诗经》兴体诗的文化底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张群;;论“音乐形象”的确定性、可塑性、随意性[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洁;李艺;;孔墨教学思想之异同及其现代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柳洲;陈士俊;;试析学术会议及其知识创新机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5 许继红;;透过“感觉结构”看威廉斯的文化整体论[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罗翊重;;千年逻辑之争 终成合和之解——对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之根解析[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梁婷;杨义行;;意识形态论文学理论在20世纪中国的流变及其影响[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8 董学文;;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与文学本质问题——兼及“审美意识形态论”分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9 马驰;;论文学的本质与审美意识形态[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10 董学文;;文学本质界说:曲折的跋涉历程——以自我理论反思为线索[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9 白宇;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银婧;笛卡尔心身因果性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8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9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杜书瀛;文艺创作作为审美价值的生产活动[J];河北学刊;1992年02期



本文编号:1647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47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3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