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批评三性”——文学批评客观性、倾向性、多维性探讨
本文选题:文学批评三性 切入点:客观性 出处:《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摘要】:本文对"文学批评三性"的客观性、倾向性、多维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释。客观性要求对文学批评持有一种科学理性的态度,这是由文学创作及文学活动规律所决定的;而倾向性的产生既有批评者的个性差异,同时更是批评者升华了的个人的情感和认知,即立场、价值观、世界观、历史观的不同所造成的;多维性就是面对一部作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与评论,多维性的存在对于丰富作品的艺术与思想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文学批评三性"的认识和了解,将扭转以往人们对于文学批评的模糊认识和诸多误解,促进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objectivity, tendency and multi-dimension of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y criticism". Objectivity requires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attitude towards literary criticism,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laws of literary creation and literary activity. The tendency of the emergence of both critics of the personality difference, but also the critics sublimated individual emotion and cognition, that is, stand, values, world view, historical view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In the face of the fact that a work can be studied and commented from different angles, the existence of multi-dimension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enrich the artistic and ideological value of the works. It will reverse the vague understanding and misunderstanding of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past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criticism.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分类号】:I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世诚,姚新勇;谁来进行文学批评?——关于文学批评文化化的分析[J];文艺争鸣;2000年02期
2 蔚蓝;因特网与文学批评[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报;2000年06期
3 杨有山;试论《四库全书总目》的文学批评观念鍌[J];江汉论坛;2003年04期
4 空草;“文学批评新术语”丛书[J];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01期
5 颜翔林;怀疑论与文学批评[J];文学评论;2003年01期
6 殷满堂;论刘勰文学批评的“文本”精神[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周晓燕;对于文学批评的批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欧孟红;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回顾与前瞻[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吴坚;文学批评殊途的无限魅力[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10 黄书泉;文学批评应回到常识中去[J];理论与创作;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志;;文学批评的批判品格:失落与寻求[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高明霞;;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古远清;;90年代的文学批评特证[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4)[C];1999年
4 高楠;;走向解释的文学批评[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黄浩;;批评失语症——90年代文学批评把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高楠;;文学批评的问题场域[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7 於可训;;漫议文学批评的有效性问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4)[C];2012年
8 余虹;;20世纪八九十年代澳门文学批评扫描[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9 黄念然;;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A];东方丛刊(2004年第3辑 总第四十九辑)[C];2004年
10 王一川;;通向询构批评——当前文学批评的一种取向[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立国;文学批评之前瞻[N];河北日报;2001年
2 段崇轩;文学批评的“三分天下”[N];太原日报;2005年
3 邢建昌 井华茹;文学批评研究的崭新视角[N];文艺报;2000年
4 段崇轩;文学批评的“三分天下”及内在缺失[N];文艺报;2005年
5 范玉刚;文学批评失落了什么[N];学习时报;2004年
6 讷言;文学批评不是这样简单[N];太原日报;2006年
7 聂珍钊;文学批评的四个阶段及社会责任[N];学习时报;2006年
8 王尧;文学批评:在媒体与学院之间[N];人民日报;2008年
9 刘阳;文学批评何时打破“圈子”[N];人民日报;2008年
10 雷达;文学批评态势与更新之途[N];文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慧平;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复旦大学;2003年
2 凌晨光;交流话语与文学批评[D];山东大学;2007年
3 伊克巴尔·吐尔逊;二十世纪维吾尔文学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青;中国现代印象批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雪松;世纪之交的文学批评新潮[D];吉林大学;2009年
6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李春燕;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阎嘉;多元文化与汉语文学批评新传统[D];四川大学;2002年
9 周敬山;从“艺术偏至”到“政治偏至”[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雍青;寻找一种言说的方式[D];武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恒兴;当代文化背景下的文学批评[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静;传媒文学批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王敏;怪异理论视角的文学批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显硕;巴人文学思想和文学批评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胡涛;20世纪90年代文学批评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丽;论认识论与体验论相融合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春雷;试论审美经验在文学批评中的意义[D];厦门大学;2002年
8 周秋红;网络文学批评:现状及其走向[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晓燕;政治解冻与文学批评生命的获得[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婷;网络文学批评特征论[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77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77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