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民族性话语的历史命运及其逻辑必然
本文选题:中国文学理论 切入点:民族性话语 出处:《理论学刊》2012年03期
【摘要】:民族性话语作为一个充满多义性、矛盾性的话语系统,面对具体的实践操作往往会充满某些尴尬。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性话语代表了特定历史条件下自卑与自强的民族矛盾心理,亦决定了文学理论发展上或激进或保守、或中或西、或传统或现代的方向性及资源选择。近代以来,民族性话语呈现出"虚在"与"实存"的三种历史存在形态,事实上展示了由显到隐、走向消弭的发展演变轨迹。在21世纪新的历史语境下,宽广中和的胸襟已经展现,偏激保守的民族性话语必然被中外融通、古今转换的发展路径所取代,进行中西文学理论深层结构的沟通和对接成为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价值目标和建构模式。
[Abstract]:As a system of discourses full of polysemy and contradiction, The national discourse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represents the ambivalence between inferiority and self-improvement under certain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determines whether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theory is radical or conservative, or moderate or western. Or traditional or modern direction and choice of resources. Since modern times, the discourse of national character has presented three forms of historical existence, namely "virtual existence" and "existence", which in fact show from explicit to implicit. In the new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broad-minded and neutralized mind has been shown, and the radical and conservative national discourse is bound to be merged with the world and replaced by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Communicating and docking the deep structur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has become the value target and construction mode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美学研究所;
【分类号】:I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杨;“飘”年代的女性物语——对林白小说的再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贺国光;;近二十年来文艺心理学研究述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8期
3 张威;比较与交流:中国的两次革命[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李国华;;坚持理论创新,建设中国文学批评学——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学建设描述[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殷国明;由冲突到创新:19~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一条线索[J];河北学刊;2004年01期
6 安荣银;“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的新秧歌——“解放了的而且开始集体化了”的新的农民的艺术(上)[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吴锡民;意识流:转递中的中国当代叙事艺术之反省[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8 孙祖娟;人性的拷问与灵魂的鞭笞——再论《无字》,兼与徐岱先生商榷[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姚桃娟;鲁迅小说教学的新思维[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10 郑晓;从两性的自我意识解读鲁迅的《伤逝》[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魏洪丘;;论闻一多新诗批评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A];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善明;中国现代小说本体论批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敬山;从“艺术偏至”到“政治偏至”[D];复旦大学;2003年
3 齐成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批评[D];复旦大学;2003年
4 吴锡民;接受与阐释:意识流小说诗学在中国(1979—1989)[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秦艳贞;朦胧诗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陈南先;俄苏文学与“十七年中国文学”[D];苏州大学;2004年
7 王林;论田汉的戏剧译介与艺术实践[D];复旦大学;2004年
8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赵思运;何其芳精神人格演变解码[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谢维强;新时期知青小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冬;十三种观察史蒂文斯的方式——读解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中的意象和禅意[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张锐;当代中国文论建设的得与失[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3 颜泉发;分流与整合[D];暨南大学;2002年
4 贾延祥;《洼地上的“战役”》批判现象解读[D];苏州大学;2002年
5 江冰;历史意识与历史叙事的现代质变[D];安徽大学;2003年
6 葛秀华;从“西方化”到“中国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7 杜波;《新青年》与“五四”新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欣霜;走出传统的藩篱——论伍尔夫与陈染创作中的女性意识[D];吉林大学;2004年
9 尹小玲;走近边缘[D];西北大学;2004年
10 秦剑英;权力文化的解读与批判[D];郑州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鹏飞;赵琴;;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身份认同的曲折——1949年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学科史检讨与反思[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梅启波;;文本概念在中国的传播与变异[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3 李俊熹;;从意识形态性到主体意识崛起——关于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发展变化的几点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田龙过;;《文学理论》教材中反本质主义文学提问方式的再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泓峻;;对30年来文艺学跨学科研究两次范式转移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6 李仕华;;扩张的虚无——论文学研究的泛文化症候[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顺庆;;中国文学理论的断裂与延续[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冯巍;;文学理论:作为研究对象[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3 杨伯特;;近30年文学理论的“他者化”及其产生的问题[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4 董学文;;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回顾与反思的几个问题——纪念改革开放30年[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5 ;前言[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6 张永刚;;由“意识形态”问题所展示的文学理论姿态[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马前;;文学理论与“苏联模式”[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8 顾祖钊;;后记[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聂珍钊;;序言:文学伦理学批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周平远;;从文艺社会学看中国文论30年[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韩晓玲邋通讯员 刘中兴;文学理论岂成表演秀[N];湖北日报;2007年
2 钱竞;略谈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态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俞小石;中国文学理论正走向世界[N];文学报;2000年
4 外文所 文雅;跨文化的文学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董学文;新时期三十年文艺理论的反思[N];学习时报;2008年
6 党圣元;将答案留给未来[N];人民日报;2009年
7 孙书文;文学理论:中国语境与中国问题[N];文艺报;2006年
8 王子予 聂茂;文艺理论的建设与使命[N];文艺报;2005年
9 文学所“学科学术前沿报告”课题组;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曹顺庆;文学理论的世纪转折[N];中国艺术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郭富平;1990年代以来文学本质界说范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2 李刚;文学翻译的诗学观[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3 包兴星;本雅明艺术生产论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徐剑;20世纪80年代审美文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胡丹;重审“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曾珍;宣言?抑或忧思![D];四川大学;2007年
7 张晓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本质论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走向[D];西北大学;2009年
8 王兴文;德里达文学理论批评思想与中国文论话语的转换[D];兰州大学;2007年
9 余燕萍;韦勒克“内部研究”论重估[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84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8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