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从源语小说到译入语小说的翻译与改写——关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3-31 01:36

  本文选题:莫言 切入点:他者传奇 出处:《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中国本土作家莫言获得诺奖引发了学界持久的讨论与争议,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莫言立足故乡娓娓道来的、极具本土性与民族性的东方风情与民间传奇,在有意无意之间恰恰满足了西方他者长期以来的东方想象与猎奇心理;葛浩文、陈安娜等并未"隐身"的西方知名译者推动并促成了莫言及其作品得以跨语际传播与交流,但他们基于其本土文化立场对莫言及其作品的译介、改写与重构,不仅迎合了其本土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与审美需求,也构建了一个西方他者语境中的莫言。
[Abstract]:Mo Yan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a long lasting discussion and debate in the academic field . The author finds that Mo Yan is based on the native culture ' s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 demands , which not only cater to the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 demands of his native translation readers , but also construct a Mo Yan in the context of the West .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比较视域中的世界性与本土性”(项目编号:12CWW006) 同济大学文科基金项目“冲突与整合——论具有留学背景的中国现代作家及其世界性与本土性”(项目编号:2750219007)
【分类号】:I046;H31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莫言;刘琛;;把“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上——莫言先生文学访谈录[J];东岳论丛;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彭秀坤;;鲁迅《故乡》与莫言《白狗秋千架》的互文性[J];鲁迅研究月刊;2013年10期

2 杨红;;世界文学版图上的“高密东北乡”[J];青年文学家;2013年29期

3 綦亮;;从翻译到创作和评论都应多些文化自觉——“从莫言获奖看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学术峰会述记[J];中国比较文学;201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国亮;论莫言小说的结构艺术[D];扬州大学;2013年

2 杨珊珊;莫言《生死疲劳》英译风格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伟;;论莫言与福克纳的死亡主题小说[J];名作欣赏;2007年10期

2 温伟;;莫言与福克纳小说的恶人形象比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温伟;;莫言与福克纳创作动因探析[J];理论界;2007年05期

4 温伟;;“恶”的狂欢——莫言与福克纳审恶小说探微[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许静;;莫言与亨利·菲尔丁在人物塑造上的比较[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4期

6 温伟;;故乡世界的守望——论莫言与福克纳的家园小说[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温伟;;怨乡·怀乡·超越——论莫言与福克纳的原乡小说[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4期

8 温伟;朱宾忠;;莫言与福克纳文学观之比较[J];江汉论坛;2007年04期

9 靳新来;;生命的张扬与人性的透视——莫言《红高梁》与芥川龙之介《竹林中》比较[J];济宁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高君;;莫言与福克纳小说创作中的乡土情结[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旭;;译经文学传统与近代英诗译诗[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张柏兰;;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及其限度[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3 胡德香;;解读钱钟书的文化翻译批评[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杭零;;中法文化年中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2)[C];2005年

5 张传彪;;对“异化”的困惑与思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舒晋瑜;莫言:文学走出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孙丽;大江健三郎与莫言、张艺谋的对话[N];检察日报;2002年

3 本报特稿 新华社记者 于新超;莫言提出:关注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N];辽宁日报;2001年

4 ;文学要寻求光明[N];文学报;2002年

5 ;记者手记:吃着年糕说文学[N];检察日报;2002年

6 本报驻京记者 吴越;如何叫醒沉睡的“熊猫”?[N];文汇报;2009年

7 采写 本报记者 黄玮;放大历史和文化的眼光[N];解放日报;2010年

8 立业;文学艺术跟风欲何为?[N];深圳特区报;2010年

9 [日]大江健三郎 王中忱 译;我如何领悟中国的近、现代文学[N];北京日报;2000年

10 张奎志;过度诠释:文学批评中的误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璐;忠实与叛逆:葛浩文文学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王少娣;跨文化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唐艳芳;赛珍珠《水浒传》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鄢佳;布尔迪厄社会学视角下的译者葛浩文翻译惯习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濮丽雅;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邓莉欣;莫言和米兰·昆德拉作品中生命主题比较[D];辽宁大学;2012年

3 姜伟婧;精神的还乡[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园;从林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看译入语意识形态和诗学对翻译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5 都云;从等值理论看莫言小说《檀香刑》的德语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6 杨珊珊;莫言《生死疲劳》英译风格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林婷;目的语为外语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黄元军;诗学理论观照下胡适诗歌翻译风格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祝安利;《狗文三篇》翻译实践:汉语“重复”现象法译策略探讨[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杨国强;典籍翻译与文化传播[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88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88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3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