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份到身体:跨媒介视域中女扮男装叙事的身体政治
本文选题:身份 + 身体 ; 参考:《文艺争鸣》2013年04期
【摘要】:正一叙事不论虚构还是非虚构,其内容首先是存在化的。关于这种存在性,美国文论家华莱士在讨论文学现实主义时给出了一些颇有意味的说法,即文学中的现实在接受层面上与真正的现实有着很大的区别,现实在发生的事件如果被原态地搬进小说,却可能会被认为是虚假的而拒绝接受:"一个忠实于事实的叙事会被认为在伦理上是‘虚假’的……相反,一个充满不可信与巧合之事的作品却有可能‘真实’于‘诗的正义’。"(1)亚里士多德也有"一件虽然不可能,但却令人相信的事优于一件虽然可能,但却不让人相信的事"的说法(2),形成叙事的
[Abstract]:Whether fiction or nonfiction, the content of positive narration is first existential. On this kind of existence, American literary theorist Wallace gives some meaningful statements when discussing literary realism, that is, the reality in literature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real reality on the acceptance level. What is happening in reality, if moved into the novel in its original state, may be regarded as false and rejected: "A narrative that is faithful to the facts will be regarded as' false 'ethically. On the contrary, a work full of untrustworthy and coincidental things is likely to be 'true' to the justice of 'poetry'.) Aristotle also has "one thing, though impossible, but one that is believed to be better than one, though possible," But what people don't believe "is a narrative."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文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视觉问题研究”(13zs073)支持
【分类号】:I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树勤;杨学坤;;以公心辨:辩论理念的回归与超越[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5 陆建华;荀子礼法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陆建华;;墨子之礼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丁成际;;“各得其宜”与“群居和一”——荀子“群己之辨”的价值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丁成际;;荀子礼之功能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袁健惠;;先秦汉语受事前置句类型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王光辉;;荀子道德论新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昕;;数字视频影像在首都博物馆的发展[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2 蒋红艳;徐晓杰;;修辞性叙事理论框架中交流模式研究[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仇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的繁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差异和冲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6 牟颖;;首善之区需首善之思——首善之区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7 尚学锋;;竹简诗论“《卷耳》不知人”的阐释史意义[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8 姚小鸥;王克家;;《论语·宪问》篇“骈邑三百”解[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9 高永亮;;社会转型期的网络媒介叙事:情绪宣泄与利益诉求的表达[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10 姜燕;;医古文的学习和研究需要文字训诂学素养[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7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宋利娜;先秦儒家农业观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淑玲;从叙事学角度看译者在小说翻译中的角色[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殷劭;好莱坞电影中的精神病人形象[D];湘潭大学;2010年
7 陈琦;大众文化叙事下的媒介公信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9 钟海英;叙事时距和时序艺术化操作背后的那座认知冰山[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彩云;从“崇礼”到“诡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32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832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