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媒介变革语境下文学“破界”现象研究——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14 05:22

  本文选题:媒介变革 + 文学 ; 参考:《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08期


【摘要】:语言、文字的诞生、演进与完善,使得以其为载体的文学日益体系化并在横向与纵向上都形成了一定的疆界。然而20世纪以来,大众媒介的兴起和传媒艺术的发展,使文学的疆界逐渐被突破、剔除。本文从传统文学的疆界构成与破界的必然性、文学破界的表现——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以及文学在媒介变革语境下的传播与创新三个方面对该论题进行了阐述。尽管媒介的特质会不同程度地消解传统文学的某些精妙和韵味,但事实上,媒介变革语境下文学疆界的突破与延伸,其根本就是跨界融合。并且,随着这场革命的深入进行,跨界越来越巧妙而不露痕迹,融合越来越复杂而多变。
[Abstract]:The birth, evolution and perfection of language and writing make the literature with language as its carrier become systematized and form a certain boundary both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However, with the rise of mass medi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art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frontier of literature has been gradually broken through and eliminated. This paper expounds this thesi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boundary 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the inevitability of breaking the boundary, the manifestation of literary breaking, taking Romeo and Juliet as an example, and the dissemination and innovation of literature in the context of media transformation. In fact, the breakthrough and extension of literary boundaries in the context of media transformation is essentially the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althoug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a will eliminate some subtle and lasting effects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to varying degrees. Moreover,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volution, the cross-bounda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ubtle and invisible, and the fusion is becoming more complex and changeable.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
【分类号】:J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智锋;刘俊;;何谓传媒艺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骐;;传播学视阈下的“粉丝”研究[J];传媒观察;2009年08期

2 蔡骐;;手机报的盈利模式与发展瓶颈[J];传媒观察;2010年10期

3 蒋晓;黄建;;我国网络媒体新闻报道对女大学生形象的塑造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1期

4 孙卫华;;论构成媒介文本分析的方法体系[J];当代传播;2009年01期

5 殷俊;杨金秀;尚宁;;数字化趋势下电视栏目的创新策略[J];当代传播;2009年02期

6 洪天辉;张春朗;;传媒技术发展与广电受众角色变化[J];当代传播;2010年04期

7 段京肃;段雪雯;;警惕社会正在被大众媒介“撕裂”[J];当代传播;2011年02期

8 孙晓川;;中国早期电影改编的类型化创作模式研究[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9 张舒;梁鑫;;当代典型人物群像分析——以央视《感动中国》人物为例[J];东南传播;2009年07期

10 李琦;;大众媒介建构的女性形象:社会性别视角的诠释[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萱;;媒介文本分析视角下的中国大陆地区“城市主流生活杂志”——以上海、广州、武汉三地杂志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唐志宏;费臻懿;;想象与现实——抗日时期西北报业发展的提议[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3 蔡骐;;大众传播与作为受众的粉丝[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年

4 杨尚鸿;周梦瑶;;影视文化的商业与艺术之博弈——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5 李杰琼;;视觉媒体中的历史再现与集体记忆—以电影《海角七号》为个案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论文集[C];2009年

6 林铁坚;;由《南方公园》的动作设计看FLASH动画运动语言的运用[A];科学中国人(人文社科版)[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点点;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业[D];北京大学;2011年

2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万智;存“异”求“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宋瑜;后现代语境下的传媒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陈炜;俗世之镜—台湾综艺节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杜忠锋;基督宗教传播与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世界的建构[D];浙江大学;2012年

7 马琳;电视剧传播框架中的女性: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段一;类型电视剧研究: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岳璐;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明星生产与消费[D];武汉大学;2008年

10 李炜;中国大众文化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岳怀旺;动画角色运动语言及其设计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菲;网络文本对网络编辑职能影响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4 张翔;泛娱乐化·草根晋级·符号扩张[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泓;易中天现象:大众传媒与知识分子的修辞合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青山;近代天津东亚公司企业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熊黎明;民族舞蹈艺术展演文本叙事性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8 潘园元;中国当代时尚杂志语汇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9 张琨;传播活动诸要素对《新闻调查》节目叙事过程影响之探析[D];西北大学;2011年

10 任猛;电纸书发展的大众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青生;实验的艺术与实践的艺术[J];美苑;2000年04期

2 徐子方;;艺术史三段论:原始、古典和现代[J];艺术百家;2008年03期

3 陈旭光;试论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理论挑战[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4 胡智锋;刘俊;;传媒领导者媒介素养提升论要[J];新闻记者;2013年11期



本文编号:1886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886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e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