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鲁迅《阿Q正传》的朝(韩)语译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4 03:23

  本文选题:阿Q正传 + 朝(韩)语译介 ; 参考:《延边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摘要】:鲁迅《阿Q正传》问世后,很快就译成朝(韩)语传播到朝鲜和韩国,被广泛接受并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这是因为朝鲜、韩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道德、伦理等方面和中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从鲁迅《阿Q正传》的朝(韩)语译介研究着手,整理总结韩国、朝鲜、中国暨延边的《阿Q正传》翻译状况。其次,对不同译本的内容、词汇、注释等方面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其产生的翻译效应及其文化原因。 韩国、朝鲜、中国暨延边的《阿Q正传》朝(韩)语译本研究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译本比较,有从文本内容的增减、词汇的差别、注释的详略等内容。译者对另一民族或国家的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简单的语码转换,它还是译者对反映在作品里的另一民族、国家的现实生活和自然的翻译(理解、接受和阐述),翻译研究因此具有了文学研究的性质。从《阿Q正传》的几个朝(韩)语译本对称谓与内容的翻译上,反映出三国的民族、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在语言转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和文学交流,它们的相互理解和交融,相互误解和排斥,以及相互误释而导致的文化扭曲与变形,等等。在词汇运用方面,着重对成语的翻译进行研究。小说中的注释(包括文内注释、脚注或尾注)是解决文化差异的有效途径之一。要将《阿Q正传》中包含的文化信息体现在译本有限的字句中决非易事。我们研究的这些译本在不同程度上利用注释向朝(韩)语读者传播了包含在原文中的中国文化知识。这些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无疑有利于加深潮(韩)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充分表现出了韩国、朝鲜、朝鲜族译者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积极传播。所以,从《阿Q正传》的几个朝(韩)语译介的研究中,可以反映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在接受同一部文学作品时在理解、接受和传播方面的差异。 第二部分是翻译效应及其产生异同点的文化原因。从译介学的发展渊源可以看出,译介学的学科归属是比较文学,其性质也是比较文学研究。具体来说,是文学关系研究:它以文学译介为基本研究对象,由此展开文学传播、接受、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本论文关注的是《阿Q正传》朝(韩)语译本的译介研究,以及由此建构起的三个国家、两个民族的文学与文化关系。为此,这些译本的对比研究,译本的删改、增添、有意误译等现象的研究,都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译文分析层面,,而要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文化原因,以及对文学翻译的操纵和影响,并由此切入某个时期的文学、文化关系的分析,探讨翻译文学的文学、文化功能及其意义。主要运用译介学理论,把重点放在韩国、朝鲜、中国暨延边的朝(韩)语译本的异同点上,通过词汇、注释等方面差异的分析,总结其不同的翻译效应。 通过上述比较研究,本文旨在使读者从朝(韩)语译介中,了解韩国、朝鲜、中国暨延边在《阿Q正传》上的发展和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助于促进三个国家、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
[Abstract]:Lu Xun ' s translation into Korea and Korea soon spread to North Korea and South Korea . It was widely accepted and had a profound impact . This is because North Korea , South Korea ' s soci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 morality , ethics and so on have many similarities with China .










First , from Lu Xun ' s translation studies on the Korean - language translation , the author tries to summarize the status of translation in Korean , North Korea , China and Yan - bian . Secondly , the author compares the contents , vocabulary and notes of different translations ,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translation effect and its cultural reasons .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 Korean , North Korea , China and Yanbian . The first part is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knowledge ,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background .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is not only the simple word translation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 but also the cultural distortion and distortion caused by mutual misunderstanding .










The second part is the translation effect and the cultural reason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that the subject of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i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and the nature of the translation is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y .










Through the above - mentioned comparative study ,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make the readers understand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Korea , Korea , China and the extension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the orthodox AQ , and help to promote the culture between the three countries and the two peoples .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210;H55;I046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京钢;一本珍稀的《阿Q正传插画》[N];市场报;2003年

2 方翔;连环画初登拍台机会多[N];国际金融报;2004年

3 杨 羽;连藏需要精品意识[N];中国商报;2004年

4 林川;寻觅已逝的缤纷岁月[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岳洪治;文图对看读阿Q[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李展鹏(山东);京城猎书记[N];中国商报;2003年

7 岳洪治;《阿Q正传》有了木刻插图本[N];北京日报;2002年

8 记者 顾咪咪;十发艺术 凝聚百画[N];解放日报;2000年

9 沈士君;程十发的书画艺术[N];上海金融报;2000年

10 人民文学出版社 岳洪治;努力出版精品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金兰;鲁迅《阿Q正传》的朝(韩)语译介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2 葛珊珊;《阿Q正传》两英译本中文化缺省重构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陈杰;从语用学角度分析鲁迅作品中讽刺现象[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陈荷男;从解构主义看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5 黄燕;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小说翻译[D];安徽大学;2011年

6 秦玮鸿;中韩文学翻译中的误译分析[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886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886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0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