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公共实验室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1 16:44

  本文选题:实验室 + 资源共享 ; 参考:《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笔者根据实际的工作经历,阐述了实验室与公共实验室的差异;通过对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实训平台公共实验室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了实训平台在教学中的独特性——合作、共享、高效、创新。这样的平台对实际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着促进作用;同时学科与学科之间产生的实践交叉,,可能会出现新的艺术形式。本人亦同时发现实训平台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对实现这种实验室教学的公共性提出了所需要的充要条件。得出了公共实验室的教学形成成为切合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的结论。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ctual working experience,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aboratory and the public laboratory, and makes a survey and statistics on the use of the training platform of the public laboratory in the teaching of Shanghai Visual Arts Institute. Found the unique training platform in teaching-cooperation, sharing, efficiency, innovation. Such a platform can promote the practical solu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with practice. At the same time, a new artistic form may emerge because of the intersection of practice between subjects and disciplines. At the same time, I have fou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training platform and put forward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put forward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realizing the publicity of this kind of laboratory teaching.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teaching of public laboratory can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practical study and cultivate the compound artistic talents.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立群;;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苏婷;经济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李望根;;文化多元主义语境下的普遍主义——以哈贝马斯与罗尔斯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王彬;;悖论社会中的公共领域——评马长山《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治理》[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6 王婷;社会公正和新型公共领域的建构[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7 闫霞;;明代诗学转向的文化成因[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8 张春田;;重讲鲁迅何以可能——兼评竹内好的《鲁迅》[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5年04期

9 钱灏;;网络公共领域建设在县级政府治理中的积极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3期

10 万明钢;白亮;;全球化时代“学会共存”教育的愿景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3 陈华;;集体认同的变迁与重构——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真真;崔超;;城市公共空间的休息设施研究——以座椅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孙五三;;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市场转型期媒介的政治-社会运作机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郭尚兴;;汉英文化类辞典编纂要端举论——以《汉英中国哲学辞典》为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王庆华;;公共预算与分配正义[A];呼吁公共预算:来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声音——第一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孔繁斌;;民主治理研究:一个承认政治的框架[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菲;;当代欧美公共哲学研究述评[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10 王十禾;;“网络民声”本体研究[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夏义生;王蒙小说流变与当代政治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纪莹;大连市电子党务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巍;绩效评估与政府责任机制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7 邢艳;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障碍与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8 熊恩涛;网络政治参与中政府公信力流失困境及其提升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芳;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王昊;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问题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64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964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c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